可惜這一世他堪堪重生回二十二歲,不得改變慶平大師的結(jié)局。
前世叫文惠帝被輕易毒死,不免太便宜男人。謝呈心道,此次他會叫對方用下半輩子的懺悔來贖罪。
聽見這句分外耳熟的話,文惠帝不禁心里發(fā)毛:“你究竟還知曉什么?”
假使青年說出更緊要的內(nèi)情,他便不會讓人有走出這道門的機會。
謝呈看出他狠意中夾雜的怯意,嘲弄地搖了搖頭:“陛下覺得謝某應(yīng)該知曉什么呢?有關(guān)于您的前塵往事?”
文惠帝被眼前人戲耍似的態(tài)度惹惱:“謝呈,你不要挑戰(zhàn)朕的耐心?!?/p>
“恐怕要讓陛下失望了,在下所知甚少,”謝呈從袖中取出一封書信,讓對方得以看清“陛下親啟”四字,“此乃慶平大師的絕筆,陛下可有興趣一覽?”
文惠帝抬手將那封信奪過去,先行查看信有無被拆過的痕跡。
信被采用方勝封法,由兩塊木板加蓋封泥嚴嚴實實地收在其中,不曾被撬動。
謝呈靜靜地看著文惠帝拆信閱讀,想起另一碼事。
前世他一直都在查尋文惠帝賜死慶平大師的原因。
事關(guān)皇室秘辛,被文惠帝有意壓下去,故而探聽到的消息虛實相生,謝呈只能拼湊出大概的由來。
彼時先皇最寵愛的皇子并非中宮所出的二皇子文惠帝,而是寵妃瑤貴妃誕下的五皇子。
五皇子比二皇子年幼三歲,倒也確是天資聰慧、精通六藝,各方面的能力隱隱有超越二皇子的勢頭。
直至文惠帝過了弱冠,先皇遲遲未有立儲的打算,引得群臣議論紛紛。
而二皇子與五皇子在朝中的勢力分庭抗禮,呼聲難分高下。
再然后,先皇早年征戰(zhàn)留下的舊疾突發(fā),病來如山倒,眼見得每況愈下。
皇后衣不解帶地在榻邊侍疾,這般深情感動不少人,卻還是沒能留住先皇的性命。
先皇駕崩那日,皇后協(xié)同當(dāng)時的左大監(jiān)朱闕取下先皇置于清晏殿“正大光明”牌匾后的傳位圣旨,宣布二皇子克承大統(tǒng),即位登基。
二皇子衣著縞素為先皇守靈十日,方披黃袍進行冊封儀式,改年號為明成。
這是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結(jié)果,是以僅有少數(shù)人生出微詞。
更令人感到唏噓的是,五皇子在先皇逝去不久后,因過度傷情郁郁而終,應(yīng)證了人們常說的慧極必傷。
這奪嫡之事原與慶平大師毫無干系,壞就壞在先皇薨前最后宣見的是他。
結(jié)合慶平大師的遺言,謝呈不難猜到文惠帝的帝位來路不正,五皇子的早逝或也是他一手促成的。
文惠帝懷疑慶平大師知曉先皇定下的繼位人選,卻抓不住慶平大師的把柄,只得多讓人活了十余年。
他在高位坐得愈久,疑心愈重,終究對慶平大師下了死手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