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初時,她看桑七也鼻子不是鼻子,眼睛不是眼睛的。
現(xiàn)在想起來最初自己怎么欺負(fù)桑七的,她都恨不得給自己兩巴掌。
反而是桑七和裴猊,兩人看人很準(zhǔn)。
兩人看得還很默契。
齊齊點頭,桑七點兩下,裴猊點一下。
覺得這人不行時,桑七搖頭,裴猊不語。
最后是花了二十兩買了四個人,三女一男。
“三兩,四兩,五兩,八兩,都頂兩個我了。”桑七感慨。
便是在京郊,她也才賣了四兩的價。
牙人鋪往往是得到官府允許才能存在,賣的賤民很多是流放到循州的罪民。
鄭凝珍早已選定了鋪子,就在鄭家生意最好的當(dāng)鋪旁邊。
娘培養(yǎng)出來的人選的鋪子地理位置自是不會差,周圍人多,還富人多,更好。
她就是要來爭鄭家的生意。
八十兩銀子,一邊交了銀子,一邊簽了文書。
鋪子原是個小布坊,被鄭凝珍指點的那家大布坊吸走了所有生意,苦苦支撐了半個月,開不下去關(guān)了門。
柜臺椅子都留下了。
桑七將門口掛的牌子取下,帶著新買的四個人收拾著新鋪子。
兩人并沒改這四人名字。
三兩的是年45的荷花嬸子,四兩的是年37的佟嬸,五兩的是年十三的曹三丫,八兩的是年二十四的劉大富。
鄭凝珍買了塊布,笑著去請裴猊寫個“當(dāng)”字。
“小郎君啊,再寫句醒目的話。比隔壁當(dāng)鋪低半成利錢。”
裴猊將當(dāng)字寫得很大,這句話就小了些,但也足夠看清。
鄭凝珍滿意地看了看,指揮劉大富掛了起來。
隔壁掌柜一抬頭就看到了這布,這可比他鋪子掛的巨大銅錢串可顯眼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