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不愿做坐擁江山,無邊孤寂的皇帝,所以他必須留在她身邊,哪兒也不許去。
舉目無親,解蘭深沒有歸處,他并不想逃,縮進(jìn)被子的半張臉,在確認(rèn)楚阿滿熟睡后,緩緩挪出,被子之下的一條臂彎纏上了她的腰……
她是他的歸處。
次年春日,草長鶯飛的季節(jié)。
皇帝與太后、宗親和朝中大臣一同下江南,途徑故土,見過了賢太后口中的夕陽美景,放牧的小小少年……
吹笛的放牧少年,令賢太后走了神。
返程路上,聽到河渠傳出嬰孩的啼哭聲。
侍衛(wèi)打撈上放在木盆的女嬰,賢太后憶起舊事:“這是棄嬰河,當(dāng)年哀家差點(diǎn)被阿爹扔在棄嬰河?!?/p>
太醫(yī)瞧過,女嬰身體康健,嚎哭聲洪亮,除了沒吃奶,有些虛弱。
楚阿滿盯著女嬰,臨時(shí)起意問解蘭深:“你說,我們要不要將女嬰帶回皇宮養(yǎng)?”
解蘭深聽出了話音:“整個(gè)皇宮,乃至天下都是陛下的,陛下想做什么,盡管去做?!?/p>
楚阿滿就知道他能懂她。
江南之行后,返京歸來,整個(gè)朝堂炸開了鍋。
無他,陛下下江南一趟,帶回個(gè)女嬰,封為公主。
文武百官如何爭論,陸嫣與楚阿滿親手扶持的勢力,紛紛站在了她這方。
幾年后,陸嫣立下功勞,晉封四品通政副使,身兼國子監(jiān)祭酒,開辦女學(xué)。
同年,陸太師告老還鄉(xiāng)。
離開京都這日,陸太師站在二里亭,遙遙望著皇城的方向。
自皇帝冊封棄嬰為公主后,陸太師與部分朝臣有了警覺。
直到孫女與陛下特意為公主開辦女學(xué),陸太師不敢置信,陛下寧愿舍棄宗親子嗣,竟要立一名棄嬰為皇太女。
在遞交辭呈的前一晚,陸太師與孫女徹夜長談。
陸嫣對陛下的思想推崇備至,宗親子嗣,就一定是皇帝的血脈?
妻子生產(chǎn)的孩子,不一定是丈夫的孩子,但一定是妻子的血脈,所以這個(gè)孩子只傳承丈夫的姓氏。
很多世族繁衍遇到困難,會向外人借種,綿延家族……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