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他不能說是寧哥兒說的。近幾年來,不知是因為年紀(jì)見長,還是報社謝東家的名號越來越大,謝寧的偶像包袱越來越重,輕易不肯在外人面前表露自己不穩(wěn)重的一面。
不過陸川作為他的枕邊人,還是有機會見證到他孩子氣的一面。
小果兒顯然也知道他阿爹的秉性,此時面露懷疑:“真是我說的?而不是阿爹說的?”
謝寧拒絕參與兩人的話題,舉起方才看的小故事合集看了起來,他也懷疑是自己說的,畢竟小果兒是跟荷花一起睡的,陸川哪有機會聽他的夢話。
陸川完全不心虛,點頭肯定:“是你說的,昨天在馬車上睡著了,大中午說夢話?!?/p>
這下謝寧徹底確定是自己說的夢話,昨天中午他沒睡,小果兒說沒說夢話,他還能不知道嗎?
但他怎么可能拆穿陸川,面對小果兒詢問的眼神,他也點頭表示了肯定:“沒錯,阿爹也聽見了?!?/p>
可憐的小果兒,被兩個親爹忽悠,把不屬于自己的鍋背了下來。
一家人插科打諢,說說笑笑,兩天的路程很快就過去了。
四個月前,陸川因為政績突出,被一紙任書調(diào)回了京城。
陸川先是在臨安府做了三年知州,之后到了麗江府,又做了六年知府。
他在朝中有圣上和鐘閣老當(dāng)靠山,身上又有著提高臨安府稅收、開墾梯田、防治天花的大功勞,麗江府的官員也識趣,都不用陸川新官上任三把火,陸川一來就把權(quán)柄交給了他。
甚至說,他們是盼著陸川的到來,畢竟臨安府的變化,所有云南百姓都有目共睹,連臨安府的官員,都沾了不少光,年底考核至少是中上。
一省的行政,比州府要大得多,但陸川完全不懼,他在臨安府培養(yǎng)了不少幫手,一當(dāng)上知府,就開始大刀霍斧,一邊在全省范圍內(nèi)帶領(lǐng)百姓開墾梯田,一邊大力發(fā)展經(jīng)濟。
陸川還讓人到更南邊去尋摸適合云南種植的經(jīng)濟作物,比如他們馬車上的橡膠輪胎,就是在暹羅那邊找到的橡膠樹苗,運回了云南種植。
去年堪堪可以割膠,又讓人研究出輪胎,不遠千里給皇宮上供了一些,剩下的有半數(shù)都被陸川買下,裝到回京的馬車上。
在陸川的治理下,他當(dāng)上知府的第四年,開墾的梯田開始交稅,加上那幾年風(fēng)調(diào)雨順,那年交上去的農(nóng)稅,竟然比川蜀的還高。
就是跟有“魚米之鄉(xiāng)”稱號的江南相比,也只少了三分之一,一時朝野震驚,來云南游學(xué)的學(xué)子都多了許多。
隨著商人和學(xué)子的涌入,云南的很多產(chǎn)品因此而被天下聞名,就導(dǎo)致了更多行商前來,云南也變得更加繁華。
謝寧帶人主辦的云南報紙,被行商們帶出了云南,賣至大安各地。
從某些內(nèi)容板塊來說,云南報紙的名氣比大安報紙還要大,比如連載小說板塊。
陸川和謝寧這也算是衣錦還鄉(xiāng)、榮歸故里了。
陸川和謝寧花了一個月收拾行裝,等到下一任知府到來接手,他們才開始啟程返京。
和來臨安府時相比,他們回京的行李,竟然多出了十二車,好在陸川做了幾年知府,有人脈能買到馬,不然他們得坐牛車回去了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