陸川滿打滿算也只見過他兩面,之前還真沒注意到,這位榜眼還是個社恐,依他看,楊仕坤這性子,還真不太適合當(dāng)官。
王允知是狀元,被授予從六品編撰,被分到了王大人麾下,父子同朝為官,也不失為一樁佳話。
嚴易華被授予從七品檢討,主要負責(zé)修國史。
陸川和楊仕坤是正七品編修,又同樣沒什么背景,被分在了同樣清閑的錢大人手下。
也別說什么陸川是永寧侯的兒婿,就算是永寧侯的親兒子來了,在翰林院也不管用。
在翰林院里,大家基本都是和文墨打交道,大多數(shù)是各干各的活,沒有什么特別需要社交的。
據(jù)陸川的觀察,翰林院大多數(shù)官員都是在看書偷閑,有些喜歡看典籍,有些喜歡看閑書,還有人偷偷在看大安報紙,總之都很清閑。
得出這個結(jié)論后,陸川眼睛都亮了幾分,這翰林院不失為一個咸魚躺平的好去處。
可能對于很多人來說,沒有事情做比有事情干更讓人痛苦。沒有事干意味著上官不看重,沒有表現(xiàn)自己的途徑,也就沒法往上爬。
但對陸川不一樣,他不想當(dāng)什么大官,只想當(dāng)個小官,和謝寧平平淡淡地過日子。
一上午的時間,陸川也沒干什么,翻看著自己桌上的書籍,都是各朝各代的典籍。
這典籍跟他讀書時看的課外延展書差不多,當(dāng)時還要應(yīng)鐘博士的要求,寫自己觀點和注釋。
可能是習(xí)慣了,此時看到這些書籍,陸川不僅沒有生厭,反而有股熟悉的親切感。
時間很快過去,陸川感覺沒過多久,就到了用午膳的時間。
翰林院是有小食堂的,中午包吃一頓,就是味道有些難吃,菜品也有點素,陸川這么不挑的人,都有些食不下咽。
“還是快點吃吧,用膳時間并不長,翰林院就這伙食,若是不喜歡吃,就少吃點?!?/p>
王允知夾起一筷子豆芽,面不改色地塞進嘴里。
眾所周知,翰林院是清水衙門,朝廷撥下來的經(jīng)費有限,伙食自然好不到哪里去。
都說翰林院清貴,確實是清貴,就是太清水了些。
陸川往嘴里塞了一口飯,邊吃邊想,要不明天讓人送飯過來?橫豎從家里到翰林院也花不了多少時間。
像是看出了陸川心里的想法,王允知說:“你趁早給我打住!”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