仿佛他們的苦難不值一提,只是一個攻訐敵對方的由頭。
圣上看著殿下吵成一片的朝堂,臉色越發(fā)陰沉。
這就是他的朝臣們啊,不想著解決問題,凈想著推卸責任!
圣上朝王勤看了一眼,王勤極有眼色地上前了一步:“肅靜!”王勤聲音尖細高昂,瞬間傳遍整個大殿。
還在互相爭吵官員瞬間安靜下來,紛紛站回了自己的位置,這期間鐘閣老和白閣老以及禮部尚書沒說一句話,任由底下的官員爭吵。
太和殿內(nèi)再次陷入寂靜,半晌都沒人再開口,圣上陰沉著臉沒有說話的意思,最后鐘閣老站了出來。
“陛下,此事極為惡劣,不可輕易姑息,然僅憑那胡三娘一家之言,以及這不知真假的賬冊,還是不可輕下斷言。老臣以為,不如派遣欽差到慶陽府調(diào)查,若是事情為真,便讓欽差押送回京定罪,如若不然,也好還慶陽知府一個清白?!?/p>
白閣老暗罵老狐貍,鐘閣老這話看似公允,實則是支持圣上嚴辦,他還沒法反對,一反對就顯得自己心虛。
只希望不要牽扯到他。
白閣老表情嚴肅地說:“鐘大人言之有理,老臣附議?!?/p>
他這話一出,屬于白閣老一派的官員,也都跟著連連附議,一時間朝堂上下意見達成一致。
圣上也終于開口:“便依眾卿所言,令大理寺少卿楊奕清為欽差,徹查慶陽府合水縣令勾結當?shù)睾兰潱蹓喊傩?、搜刮民脂民膏一事。?/p>
謝寧自從把胡三娘引薦給王公公后,就徹底把事情放下,當做自己完全不知情。
至于胡三娘,一開始王公公讓她在報社住著養(yǎng)病,后來報社后院來了幾個宮中侍衛(wèi),把胡三娘帶走,謝寧就再也沒見過她了。
胡三娘自入城后,一路問了不少人來到婦聯(lián)城西的辦事點,有不少人都見過她,謝明知道事情輕重,知曉內(nèi)情的當天,就讓手下人去封口。
報社里胡三娘存在的痕跡都被謝寧抹去了,好像從來沒有這個人存在過,連小溪都對此閉口不言。
不過謝寧也顧不上胡三娘了,繼胡三娘之后,終于有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求到了辦事點。
來人是在城北居住的一戶人家的夫郎,這戶人家姓朱,朱家在城北經(jīng)營著一點兒小營生。說來也巧,和黎星以前那個未婚夫家一樣,是賣豆腐的。
這戶人家有兩個兒子,一個女兒,女兒嫁了出去,大兒子娶了附近一戶做醬油的人家的女兒,二兒子則娶了一位城外鄉(xiāng)下的哥兒。
如今找過來的正是這位朱家二兒子娶的夫郎。
這朱家大兒媳娘家離得近,地位也不低,朱家父母不敢使喚大兒媳干活,于是特意給老二娶了個哥兒回來,正好可以使喚著干活。
都說最苦不過打鐵、撐船、賣豆腐,這賣豆腐的苦可不是一般人能吃的。
老二夫郎姓江,江哥兒為人老實勤奮,性子良善卻不知反抗。自從他進了朱家的門,朱家半夜磨豆子煮豆?jié){的活兒都是他來做,每日起早貪黑供養(yǎng)整個朱家的人。
這江哥兒因為整日勞作,沒注意到自己的身子,懷孕了都不知道,給累得流掉了。結果之后朱家也沒讓人好好休息,乃至傷了身子不好再懷孕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