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人聽了之后,都覺得陸川遇上的小孩就是那個同窗的兄嫂丟失的孩子。
不過馬上要上課了,席東便讓他的書童去找那位率性堂的同窗,跟他說他們有拐子的線索了。
那個同窗叫王允知,他得知消息后,很快就趕來了,同他一起來的,還有孩子的父母,他的兄嫂。
從孩子丟失的那一刻開始,他們家人就一直沒睡過,日夜都在尋找孩子,每每得到一點線索,便不辭辛勞地奔過去。
尤其是孩子的父母,頭發(fā)凌亂了都沒想起整理,母親更是哭腫了眼睛。
陸川本來在上課,見到他們找來,便向夫子告了假。席東想了想,也跟著告假,好歹他也是個中間人,不好讓行舟一個人面對。
孩子母親紅腫著眼睛迎上來:“聽小弟說,先生曾在元宵燈會上見過小兒,可是真的?”
陸川點頭:“如果我遇上的那兩個小孩真是你們的孩子,那么是真的?!?/p>
聞言那位母親的眼淚一下就流了出來,這兩天盡管哭了很多次,現在聽到孩子的消息,她還是忍不住流淚。
看那位母親泣不成聲,那位父親上前來接過話茬:“先生是在何處看到過小兒?”
陸川沒有回答,而是給他們一張紙,那位父親接過張紙,雖然不知道陸川為什么要給他,還是打開看了一下。
紙上畫著兩個孩子,栩栩如生,赫然是他們的孩子。
這時就連那位父親也忍不住流淚:“是我們的孩子,我們的云兒和琪兒?!?/p>
那位母親一把奪過紙張,緊接著嗚咽出聲,呆呆地盯著畫上的面孔。
“娘的云兒琪兒,你們在哪里?????!”
這對父母的悲戚,連陸川和席東也不忍相看,紛紛瞥開眼去。
過了一會兒,平復了心緒的父親上前來,聲音有些哽咽卻平穩(wěn)道:“那確實是小兒,不知先生最后是在何處見過小兒?”
回答他的是陸川再次遞出的紙,紙上用炭筆畫了抱著那兩個小孩的男女,可以交給官府,讓官府根據畫像找人,只要人還在城中,應該能找得到。
這畫是陸川在課上畫的,下午的課夫子不嚴厲,可以稍微開個小差做點其他事。陸川一直在想著那件事兒,沒有心思聽課,索性便拿炭筆把記憶中的人畫下來,好讓官府搜尋。
陸川在現代時學過幾手素描,而炭筆是他為了方便做筆記,在過年期間專門研究出來的,今天
地窖
從陸川口中得知他遇見自家兒子的詳細過程后,王家兄嫂只道了一聲謝,便帶著陸川畫的兩張畫像匆匆離開了。
好不容易有了點線索,他們著急把線索給官府,好讓官府有目標地尋人。
徒留下陸川席東和王允知三人,王允知疲憊的臉上此時多了一份神采,想必是有了消息后,他這個當叔叔的也有了一絲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