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夫子……”
整個院子里各種喊夫子的聲音此起彼伏,不僅是學生,連梁夫子都沒忍住過來讓蘇幕給點建議。
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陸川。
按理說他們白楓書院的學生雖然貧苦,但因為書院的名氣,被邀請來書院講學的官員并不少,不至于因為陸川這個小小的知州而獻殷勤。
但他們在臨安府待了兩天,從臨安府的百姓口中得知,陸川來到臨安府后的所作所為,俱都對他景仰有加。
凡是讀書人,一開始都是抱著科舉當官后,做一個為民做主的好官,而陸川收拾丁家的行為,正好契合了這一點。
白楓書院處于京城,他們還沒步入官場,就已經(jīng)清楚天下官員不是每個都是清廉公正的,這樣的官員反而是少數(shù)。
跟著夫子出來游學的學生,就算以后不一定能做個讓百姓愛戴的好官,但看到有人做到了,還是不免會生出景仰之心。
更別說陸川還有奇思妙想,竟然想出了梯田,讓臨安府的百姓能耕種的土地增多了一半。
為官清正、為民辦事,有手段有能力,他們又怎么能不對陸川產(chǎn)生敬慕之情。
陸川把蘇幕送回客棧后,和這些學生聊了一段時間,大概了解了一下他們的秉性后,就發(fā)出了讓他們來參加宴席的邀請,
蠱惑
一場熱鬧過后,臨安府又恢復了往常的生活,唯一不同的就是,大家每逢在一起說話,最后話題都會轉到那天的盛宴上。
這一場盛宴,在唐二丫往后幾十年的回憶里,是最銘刻于心的記憶。
她之后不管吃到如何好吃的東西,都比不過那一天大鍋菜的味道。
后來她才明白,原來那一天的菜并不是最好吃的,只是記憶里的美好,讓她不停地在心里美化,直到?jīng)]有一處不完美。
家里免費開墾出來的梯田,從此不再餓肚子,她一個女孩也能通過報紙認字,她從一個農(nóng)家女子,一步步成為云南報社的第一個女記者。
這一切的開端,就是因為陸知州和他夫郎的到來,是他們改變了臨安府的現(xiàn)狀,也改變了她的命運。
不僅僅是唐二丫,幾乎所有參與過這場盛宴的百姓,都對這場宴席念念不忘,這是他們奔向幸福日子的開始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