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……”
經(jīng)過府城里說書先生的宣揚,幾乎所有府城百姓都了解了這次的事情,至少大家都知道,知州大人面對所有百姓,都是一視同仁。
只是謝寧沒想到,本來只是澄清的話術,倒意外地讓陸川獲得了臨安城內蠻族人的好感。
臨安府內除了丁家一家獨大外,還有三個小家族,其中兩家是蠻族人,一家是某個江南望族的分支。
這兩家蠻族宗族,分別姓馬和姓楊,為了能讓族人有生計,他們不得不依附了丁家。
但馬楊兩家對丁家也不是絕對的依從,一旦有機會,誰會想在別人的手底下辦事。
“馬家和楊家的夫人來拜訪?已經(jīng)在門外了?”謝寧有些錯愕。
白玉點頭:“是的,公子可要見她們?”
謝寧擰眉沉思了片刻,便讓白玉把人放進來。
若是在京城,正常是先送拜帖,主家回帖后,客人才會上門來。但臨安府沒有這么多繁文縟節(jié),想到誰家做客,直接就登門,主家愿意見客,自然會讓他們進去,若是不想見客,他們就下次再來。
馬楊兩家的夫人進來之后,對著謝寧極盡恭維,謝寧不耐煩聽她們說些沒營養(yǎng)的廢話,直接讓她們說明來意。
馬夫人和楊夫人對視一眼,都松了一口氣,她們還以為京城來的哥兒說話都要繞上七八圈,她們出門前還特意學了學。
可惜學得不到位,連京城人到別人家做客要先送拜帖都不知道。
馬夫人露出一個豪爽的笑容:“既然夫郎都這么說了,我們也就不繞彎子了,我二人此來,是想感謝知州大人的。”
楊夫人跟著點頭:“沒錯,知州大人一視同仁,讓我等族人也能有地耕種,我家老爺讓我特意來向您道謝?!?/p>
謝寧說:“都是大安的百姓,既然能開墾梯田,就代表你們的族人符合條件,不必特意來道謝。”
話是這么說沒錯,但一開始的時候,他們也以為梯田的事情與他們無關,有什么好事兒都得被丁家給占了去。
所以梯田之法剛出來時,他們兩家并沒有多大反應,后面得知只有普通百姓能開墾梯田時,又被人挑撥,以為梯田沒有蠻族人的份。
直到謝寧向百姓大力宣傳,他們才終于確認,他們的族人也能有自己的地。
普通蠻族人對此表示高興,而馬楊兩家卻知道這位陸知州使了多大的勁兒,相當于完全和丁家對立。
要說誰最希望新知州和丁家對上,莫過于馬楊兩家。
他們的族人田地很少,大多是進山打獵采藥,打獵得來的皮毛和珍貴藥材,都得經(jīng)過丁家的手,才能賣得出去。
丁家?guī)缀鯄艛嗔苏麄€臨安府的商業(yè),沒有一個外地商人敢越過丁家私下收貨,本地人想要生存,就必須依附丁家。
丁家的孝敬到位,上任知州壓根就不管事兒。
馬夫人笑了笑,沒接謝寧的話茬,轉而說起其他:“聽說大人府上的家人在府城里開了間糧鋪,打算收糧運到京城去賣,不知收不收藥材和皮毛?”
楊夫人說:“臨安府盛產(chǎn)藥材,運到京城去能翻十幾倍,若是夫郎有意,我們愿以成本價售給夫郎。”
她說的成本價,就是賣給丁家的價格,利潤壓榨到極致,他們族人冒著生命危險去采藥,卻只能賺點辛苦費。
但對比于丁家,她更愿意賣給新知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