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城遠郊,山中訓練營。
沉寂多日的兵士終于做好準備入京,傳位詔書在昨日昭告天下,宇文奕避免夜長夢多,今日就要行登基大典,清君側再不能遲。
天蒙蒙亮,兵士們扮作普通百姓混入京城,有宇文霽的人接應,入城比較順利,他們被秘密安排在宅院中,只待時機一到迅速行動。
宮中大典,少不了禁軍保護,圍繞毓王府的禁軍少了一半多,宇文霽趁機命人將所有禁軍安靜敲暈,大搖大擺地回自己府中,召集府兵隨時給宇文詰增援。
大人物們今天有的忙,并不能時時盯著這邊,他的行動方便了許多。
登基大典步驟繁瑣,從卯時一直持續(xù)到申時,宇文奕再急也不得不在百官眼前走完這一系列流程。
百官之中亦有被強制抓過來的,好些準備硬著脖子不去,卻被禁軍深夜上門,直接走了事,根本不給他們反應的機會。
禮樂聲起,身著龍袍的宇文奕得意微抬下巴,腳步悠閑,一雙銳眼左右橫掃,百官表情異彩紛呈,他都盡收眼底。
高臺之上,太監(jiān)高唱祭詞,風吹旌旗獵獵,將聲音傳播更遠,陽光炫目,百官不得不瞇縫起眼以減少強光刺激。
宇文奕自禮官手中接過香火,只微微躬身將香chajin香灰中,此舉不算尊重卻也無人敢點明。
歷朝歷代還未有后妃出現(xiàn)在祭天場合,唯有祺妃,光明正大地站在臺旁,觀摩整個祭天禮,對宇文奕的動作不滿,只微微蹙眉,隨后依舊擺著那副驕傲模樣。
祭天禮進行了一個半時辰,宇文奕再轉移地點,到乾儀殿正式接受百官朝拜,共商堆砌的國家大事。
宇文奕坐于轎輦,搖搖晃晃達到乾儀殿,百官先一步到達,站作兩列,恭敬迎接,齊呼宇文奕最想聽到的話,伴隨著聲聲萬歲,他穩(wěn)步走上高臺于龍椅就坐。
令人驚訝的是,祺妃竟也在殿后垂簾聽政,宇文奕心中頗有些微詞,卻不敢發(fā)作,只能按捺煩躁主持朝會。
內閣首輔譚康安率眾臣對宇文奕登基表示祝賀,隨后又提到做上太上皇的先帝,說其深明大義,得到了好些中立派官員的白眼。
如今宇文詰還被軟禁在王府中,他一派的官員被打壓得七零八落,也只剩十來個人,四下對視,卻沒有貿然為宇文詰出頭。
宇文奕有意說起這事兒,顯然并不是輕易放過他的意思。
“依各位愛卿看,這毓王該如何處置?”宇文奕將問題拋給百官,微覷雙眼不放過底下人的反應。
“回皇上,依臣看,毓王聯(lián)合妖道戕害太上皇,罪大惡極,應當問斬!”譚康安擺明了是宇文奕這邊的人,自然是怎么嚴重怎么來。
“臣附議!首輔大人說得在理,如此心機若是留下一命反而危害朝廷!”同派官員贊同道。
越來越多的朝臣加入其中,有的甚至為了討好宇文奕,將天牢那駭人聽聞刑訊手段都拉出來了,毓王一派眼見快要拍板決定,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,額角浸出大小不等的汗珠。
朝堂上熱鬧非凡,垂簾之后,一太監(jiān)正對祺妃附耳說著什么,祺妃聞之臉色大變,抬眸看了眼宇文奕,眼神一狠,以身體不適為由匆匆離去,宇文奕這會兒正沉浸在如何折磨宇文詰的想法中,根本不在乎祺妃怎么樣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