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個人剛一鬧起來,就一同被扣住拖走。
林忱眉心微動,嘆了口氣,剛想提醒一句不要傷到人。
誰料方才還低頭哈腰一問三不知的郡守突然凌厲起來,高聲吩咐道:“維持秩序,不得傷人!”
他那苦瓜臉上的兩道眉吊起來,整個人身子探出欄外,指揮了老半天,喊得臉紅脖子粗。
蕭冉也怔了,微妙道:“大人倒是有一顆愛民之心。”
劉郡守也許是累著了,神情只是有些悲苦和麻木,并沒有接著打官腔。
他緩了緩,突然問:“常侍大人久在京城,知不知道那位成玉殿下是什么樣的人?”
蕭冉好不容易忍著沒回頭去看。
林忱的目光也向他掃過來。
“郡守是說,殿下有何喜好?”
劉郡守垂首,苦笑著搖了搖頭:“即便我想投其所好,恐怕也拿不出能入殿下眼的東西?!?/p>
蕭冉敲著欄桿,只覺得這團(tuán)迷霧越來越怪。
假郡守,真山匪,還有滿城的災(zāi)民,破落的大戶,拿不出一粒米的官倉,安西這地方真是有意思。
“殿下啊…”她的目光還是往后繞了一圈,從林忱臉上擦過去,“不知郡守可曾聽聞,前朝第一位皇帝年老時喜歡追求仙道,于是在皇宮中修了許多暗道,又在自己住的地方放了一位傀儡皇帝,他行蹤飄忽不定,心思更令臣子琢磨不透,因此,底下的臣工日日提心吊膽,生怕陛下哪一日突然出現(xiàn)在自己身邊?!?/p>
她語氣戲謔,劉郡守卻沒有風(fēng)趣的品質(zhì),還問:“果真如此嗎,蕭大人真是見識廣博,我就從來沒聽說過這則逸聞。”
他嘴上先奉承出來,心里反應(yīng)了一會,也沒明白蕭冉的話和他的問題有什么聯(lián)系。
站了也有一會兒,只好請人先回去。
到了郡守府,第二日便要正式商議救災(zāi)事宜,劉郡守心思難定,還是決定請人吃點夜宵。
甜甜的酒釀丸子吃了一半,林忱正攪著里頭的桂花碎。
劉郡守說:“實不相瞞,我有一事想先請示過蕭常侍。”
蕭冉點了點頭。
“我想您也知道,安西這地方不算大,管事的官員大約只有十地的縣丞,每兩縣并作一城,有巡示一名,再往上是郡里的郡丞、郡守以及京城派來的監(jiān)管等。這些人明日都會過來議事,可我還想向您舉薦一個人。”
蕭冉喝了口清甜的酒釀,眼睫微動,問:“誰?”
“此人出身翰林,后來外派歷練到了安西,不過現(xiàn)在只是郡守府一名小小的幕僚——名叫鄭魯才。”
聽到這個名字,后面林忱的瓷勺柄輕輕敲了下碗沿。
蕭冉也抬起頭來。
劉郡守試探道:“大人意下如何?”
蕭冉用絲絹手帕拭了拭唇,問:“我記不大清了,此人是不是齊宴的學(xué)生,和何坤是同窗來著?”
劉郡守仿佛聽不出來她的弦外之音,莊重道:“是的,鄭魯才不但是他的學(xué)生,且是他的子侄,自小與他十分親厚?!?/p>
蕭冉和林忱對視一眼,彼此心有靈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