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快,祝青巖便帶著侍女打扮的鞏紹離開了客棧。
……
祝瀾一個人留在房中,只燃著一根蠟燭。
她直等到了后半夜,就連隔壁周陽那屋都沒有動靜了,祝青巖二人卻還沒有回來。
已經(jīng)兩個時辰過去了……莫非出了什么意外?
祝瀾心中開始有些不安,她在房中來回輕踱著步子,終于下定決心,打算出去看看。
她剛走到房門口,門便被人輕輕推開了。
祝青巖和鞏紹的臉出現(xiàn)在門外。
二人進屋后,小心地關好房門。
“怎么樣了?”祝瀾連忙壓低聲音問。
祝青巖沖她擠擠眼睛,“有我出馬,還能出錯不成?”
鞏紹小心翼翼地將懷里的三樣東西放在桌子上,那些東西都用布包著,上面都沾著泥土,一看便是剛從地里被挖出來。
“這便是你父親搜集的寧安伯府的罪證?”祝瀾問。
鞏紹點點頭,臉上的神色似是激動,又好似哀傷。
“我父親用命護著的東西……都在這里了?!?/p>
祝瀾拆開那些沾著泥土的舊布,里面是三本賬冊一樣的東西,她借著昏暗的燭光翻看起來。
這三本冊子中,果然密密麻麻都是那些茶農上交所謂“茶稅”的記錄。
而按照大梁律法,地方官員是禁止私自設立收稅名目的。
祝瀾翻看幾頁,皺起了眉毛問道:
“你說這是寧安伯府的罪證,可這些茶稅……卻都是以嘉余縣衙的名義收繳的呀。”
鞏紹一愣,“可……他們都是一伙的,那周縣令收上來的茶稅,不還是上交給寧安伯府么?”
祝瀾嘆了口氣,一旁的祝青巖已經(jīng)忍不住了,對鞏紹道:
“不是我說,你們沒有讀過大梁律么……
就算大家都知道那縣令是寧安伯的走狗,但這幾本冊子上記錄的罪證壓根沒有一個字提到寧安伯。
最多扳倒一個周縣令,但想要攀扯上寧安伯府,還差得遠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