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間梁國公病逝,梁國公世子燕洵接管義軍大旗。
義軍攻破宮門的那一日,遼國國主扮成太監(jiān)模樣,攜數(shù)名后妃、子女出逃,被群情激奮的百姓殺死于宮門之外。
燕洵治軍嚴明,深受百姓愛戴,被擁立為新君。
自此大遼覆滅,燕洵即位后改元大梁。
之后四年的時間里,燕洵勵精圖治,與民修養(yǎng)生息,原本滿目瘡痍的國土終于再次煥發(fā)生機。
他重新恢復科舉選官,選賢用能,并鼓勵民間創(chuàng)辦書院。
有傳言說,梁帝一直派人秘密在民間尋找一名女子的下落,卻始終未果。
而燕洵每日忙于國事,閑暇之際,還是會時不時想起當年那位偶遇的少年。
她曾說要遍訪當代名師,求學問道,做天下學問。
那一日科舉殿試,她一襲學子青衫翩然入殿,雖扮成男子模樣,燕洵還是一眼認了出來。
數(shù)年未見,司徒蘭章的眉宇間已然褪去幾分當年的銳利,愈顯沉穩(wěn)睿智。
她于金殿之上口若懸河,針砭時弊,直說得滿朝文武嘆服,皆知她當是本屆狀元。
梁帝也正有欽點之意。
可就在此時,有人站出來,高聲說她是名女子。
群臣嘩然,皆要求驗明正身。
燕洵急中生智,欲替她遮掩,誰知司徒蘭章竟無一句辯解,當場認罪。
燕洵見狀無法,只好暫且按律將她下了大獄。
司徒蘭章被帶走之前,曾抬眸與他遙遙對望一眼,眸光深邃沉靜,又似乎想要告訴自己什么。
那一瞬間,燕洵突然明白了她的用意。
……
天牢。
身披斗篷的燕洵出現(xiàn)在司徒蘭章面前時,身著囚服的年輕姑娘正安安靜靜坐在牢房一角,長發(fā)被整齊地束在耳后。
她向獄卒討了紙筆,正借著油燈的光亮撰寫著什么東西。
燕洵站在監(jiān)牢之外,望了她許久,才輕咳一聲。
司徒蘭章這才注意到有人前來,起身向他行禮。
燕洵命人打開牢門,屏退了所有人。
二十四歲的帝王走進牢房,與司徒蘭章面對而坐,神色有些黯然。
他帶了一盒糕點,司徒蘭章正欲開口,燕洵先道:
“不是豆沙餡的,我讓人換成了桂花。”
司徒蘭章笑笑,拈起一塊放入口中。
過了良久,燕洵道:“你這樣做,值得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