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神色恬靜,唯有眼眸深處藏著幾分憂慮。
她不確定今日內閣的議程是否會按自己的期望進行。
最主要的,還是雨薇那邊遲遲沒有下定決心。
希望她能想通。
新君人選
內閣之中,擺放著一張長形的桌案,足以圍坐下十二三人。
秦雨薇一身華服,端坐上首,一言不發(fā)地聽著諸位閣臣議論。
肖婉與趙思成亦在其中。
禮部尚書周顯清神情凝重,對眾人道:
“如今陛下的狀況……諸位都知曉,太后娘娘為社稷考慮,只能另擇新君。
然而我大梁皇室子嗣單薄,只有兩位皇子,除了陛下,就只剩當年容貴妃誕下的小皇子。
如今情形,也只有小皇子繼位符合禮制,有章可循。”
吏部侍郎譚蕭道:
“可小皇子方才滿兩歲,如何能繼承大統(tǒng)?”
說著,他忍不住看了秦雨薇一眼,拱手道:
“太后,微臣擔心若新帝過于年幼,朝野民間或有關于您的議論……”
秦雨薇明白他的擔心,若自己扶持一個兩歲的幼童繼位,意味著自己將垂簾聽政十數年之久。
燕眺才兩歲,別說讀奏章,連字都不認識幾個。
若他繼位,在旁人看來整個朝政都完全落在自己手中,如何能不多想?
最重要的是,燕眺的母親李瑤,當年同自己可是切切實實的死對頭。
到時萬一再出一個馬巖……
她不希望那樣的風險再次出現(xiàn)在自己與璟兒身邊。
譚蕭所言無不道理,周顯清一攤手:
“可除了小皇子繼位,還有甚么法子?
先帝攏共就這兩條血脈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