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雅集若辦得好,他便會出自資助茂縣的義學,聽起來的確是一項善舉。
俆知遠站在臺子中央,清了清嗓,周圍的百姓們頓時安靜下來。
俆知遠簡單宣布了雅集規(guī)矩,鐘靈雅集限定題目,任意百姓皆可上臺以詩文作答。
唯一強調的是今年劉老爺愿意捐出的錢財是去年的兩倍,故而鼓勵鄉(xiāng)親們都踴躍參與,不要辜負這一場詩文盛會,更不能辜負劉老爺?shù)纳菩摹?/p>
也正因為劉老爺出了大價錢,所以今年的鐘靈雅集,便由他來出題并擔任評委。
提到劉老爺時,俆知遠的語氣明顯帶著幾分尊敬。
在場百姓紛紛鼓起掌來。
雅集開始,俆知遠請劉老爺出題。
劉老爺“呵呵”笑著,思索了一陣,對眾人道:
“鄙人不才,仰慕徐太傅才名已久,一直盼望一見,奈何相隔千里,一直未能如愿。
今日既然徐公子抬愛,將出題的機會讓給我,那在下便借花獻佛。
徐太傅為人兩袖清風,高山仰止。這次的雅集,咱們便以‘清風’為題,諸位以為如何?”
徐太傅本就是茂縣百姓心中神一樣的人物,如今要以“清風”為題作詩,歌頌他的高尚與廉潔,大家自然樂意。
不消片刻,人群中便有人喊道:“我!我想好了!”
“我也想好了!”又一個女子跟著道。
接著又有另外幾人也表示自己有了答案。
俆知遠微微一笑,請他們上臺,輪流走到桌案前寫下自己的詩作。
一共有五人上了臺,三男兩女,年齡從十幾歲到三十歲不等。
五個人按照上臺順序落筆題詩,隨即有人將他們的詩作謄抄后掛起,讓所有人都能夠看到。
祝瀾抱著手臂饒有興致的品味著他們的作品。其中的一首打油詩明顯是湊數(shù)之作,算不得數(shù),另外三首平平無奇,唯有其中一位姑娘做的詩用典巧妙,能看出些功底。
這五人的詩作被掛出后,有些百姓看到那首打油詩頓時信心大增,也紛紛踴躍上臺。
燕璟看著那五花八門,良莠不齊的滿墻詩作,不禁皺起小臉,抬頭眼巴巴的望著祝瀾。
祝瀾卻沒有任何出手的意思,眸光玩味,似乎仍舊在認真品鑒那些詩作。
其實她在看的并不是詩,而是臺上的劉老爺與徐知遠二人。
徐知遠看似對劉老爺這位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很是尊敬,但實際上祝瀾發(fā)現(xiàn)那位劉老爺說話時,幾乎每說兩句話便要去看一眼徐知遠的表情。
是典型下位者的表現(xià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