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日后,大斂結束。
董皇后如今已升至太后,即將遷宮至懿德宮。
“兒臣給母后請安?!?/p>
燕修云走進殿內,仍是一身喪服,對董太后說道。
董太后緩緩取出一張金粉箋。
“如今諸事已定,你父皇臨走前還交代給你一些事情,不便寫在遺詔當中。
是關于你生母蘭妃的,你自己看罷?!?/p>
神女石像
這封信箋中梁帝最后交代之事,乃是將那本《諸子集注》下發(fā)刊印,廣為發(fā)行。
以蘭妃的真名作署。
燕修云閱罷,面色復雜地望向董太后。
“母后,這……”
若以真名作署,世人便知當年那位女扮男裝犯下欺君之罪的姑娘并沒有死,而是為天子所救。
天子此舉與律法相違,史筆如鐵,會成為梁帝一生都無法抹去的污點。
董太后面容沉靜,似乎早與梁帝商量好了一般。
“你生母蘭妃之才,世之少有,應當為世人所銘記。
你父皇早就想好了,他龍馭賓天之日,便是此書刊行于天下之時。那些是非功過,便任后人去說罷?!?/p>
“母后也贊同此事?”燕修云輕聲問。
董太后端坐于上,微微頷首。
“哀家十五歲便嫁與你父皇為妻,后來蘭妃入宮,與你父皇伉儷情深,恩愛無比。
若說哀家瞧著心中沒有半點酸楚,那也是不可能的。
只不過哀家不僅是你父皇之妻,更是董氏后人,是大梁的國母,不敢因私廢公。
蘭妃科舉出身,有經(jīng)緯之才,既能于政務上相助你父皇,在后宮也從未恃寵而驕,對哀家禮敬有加,不曾有半分僭越。
你父皇如今要刊印此書并非私心,而是要以此書激勵天下士人,只要有才學者不論男女,皆可為朝廷效力。
至于為何選此時機,你心中可能明了?”
燕修云跪在地上,克制著微微顫抖的聲音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