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米價,不過比京城略高些許,遠(yuǎn)非虎平安所言那般夸張?!?/p>
祝瀾不動聲色地點點頭,對掌柜道:“麻煩幫我稱三升米?!?/p>
“好嘞!”
伙計稱米時,祝瀾狀若隨意地說道:
“聽聞青州年中遭災(zāi),米價飆升。我二人路過此地,原以為會糧食緊缺,沒想到米價竟還算合理。
看來,青州知府施大人真是治理得當(dāng),百姓有福??!”
“才不呢?!被镉嬄勓裕旖俏⑵?,露出一絲不屑。
“哦?”祝青巖立刻來了興趣,“此話怎講?”
那掌柜湊過來道:
“這施大人是對老百姓好,但是可苦了我們這些做生意的。
你們想,災(zāi)荒之時,百姓蜂擁而至,米價本應(yīng)水漲船高,我們也能借此獲利。
可施大人卻嚴(yán)令米行不得漲價,甚至在最艱難的那段時間里,還迫使我們將庫中余糧賒出,由官府分發(fā)。
雖然后來朝廷賑災(zāi)糧到,補足了我們的損失,但……哎,賺錢的機會也就這么溜走了?!?/p>
祝青巖面露鄙夷,掌柜連忙賠笑,滔滔不絕地解釋起“在商言商”的道理。
祝瀾勾起嘴角,“看來這位施知府還真是愛民如子,施政有方。”
不待掌柜接話,她話鋒一轉(zhuǎn),又道:
“既然知府大人深得民心,那么這半年來,京城中怎么鮮少見有青州百姓入京呢?
莫非是因為知府大人將此地治理得太好,大家都留戀故土,不愿出門一步了?”
“這……”掌柜臉上的笑容微微一僵,“呵呵,小人又不是當(dāng)官的,哪里曉得那些?”
說罷收了錢,尋了個借口轉(zhuǎn)身走進里間,沒再出來。
祝瀾二人稍稍駐足片刻,這時又有別的客人來買米,二人在一旁觀察,果然都是按照木板上的市價交易。
祝瀾尋了個話題,很快與幾名客人攀談起來,言語間試探了一番,屢次提及這青州的米價。
然而那些前來購米的客人全都表示并無米價大漲之事,又順便夸贊了一番知府施大人的勤政愛民。
離開米行,祝青巖心中泛起一絲無力感,輕嘆道:
“祝瀾,你說的不錯,果然是給咱倆唱了一出大戲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