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父皇是將私放母妃之罪攬于己身,即便世人譴責,也不會累到兒臣身上……”
“明白你父皇的苦心便好?!倍髴z愛地望著他。
“下個月的登基大典禮部已在籌備之中了,前朝諸事繁雜,你且去忙罷?!?/p>
“兒臣告退。”
……
半個月后,數(shù)百本《諸子集注》刊印完成,即將發(fā)行至大梁各個書院。
伴隨著此書同時引起一陣軒然大波的,還有那個已經(jīng)幾乎快被世人遺忘的名字——
司徒蘭章。
京城紫煙湖邊,一座座樓臺雅舍錯落有致,每至清晨,便有文人雅士成群,結(jié)伴于湖畔吟詩作對。
此時湖邊鳴霄樓的閣樓上,正有三名年輕的青衣女子頭戴綸巾,一身學子服,捧著一本《諸子集注》輪流誦讀。
其中一人感嘆道:
“沒有想到,這本書竟然是一位女子所寫。他日我若中了舉,定也要出書立說!”
另外一名女子笑道:“誰說不是呢。這位司徒蘭章可真是有才華,只是不知她身在何處。若有緣得見,我必要拜她為師!”
她身邊的女子聞言,有些困惑。
“若說當世女子才學是誰?罷了,看你們?nèi)四昙o,沒聽說過也情有可原。
告訴你們吧,這女子二十年前曾犯下欺君之罪,據(jù)說被押入天牢,已經(jīng)處斬啦!
如今朝廷竟刊印罪人之書,呵呵……”
那書生搖搖頭,不滿之情溢于言表。
“欺君之罪?”三名女子一驚,連忙問其緣由。
“扮成男人考科舉唄,還混進了殿試,幸好被人發(fā)現(xiàn)了?!?/p>
書生說完,發(fā)現(xiàn)那三人臉上非但沒有反感,反而盡是崇敬與嘆惋之情,恨鐵不成鋼地丟下一句“人心不古”,拂袖離開了。
三名女子熱鬧地討論起那位“司徒蘭章”的事跡,未曾留意到她們不遠處靠窗的座位上,還有一身穿青灰色道袍的年輕男子。
他的眼睛上還戴著兩個由鎏金銅框架起的黑色圓片。
那對黑色圓片不知是何材質(zhì),圓片之后,一雙云淡風輕的眸子正靜靜凝視著不遠處的湖面。
紫煙湖上有不少往來船只,一名船家撐著蒿,目光突然落在了前方一丈多遠波光粼粼的水面上。
撐船的俞老頭瞪大了眼睛,仿佛看到了什么奇怪的東西,招呼船艙內(nèi)的人都出來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