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京軍陸續(xù)解放八桂的其他城市,他們看到的是一座座人口銳減的城市,繁華的城市變得冷冷清清的,商店關門,醫(yī)院沒醫(yī)生護士,學校沒老師學生,工廠沒工人,只有大量故土難離的老人。
八桂1800萬左右的人口至少被遷走700萬,最關鍵的是這南下的700萬人,大部分是青壯人口和重要人才和學生。
燕京軍在八桂統(tǒng)治面臨著巨大的挑戰(zhàn)。
城市物資匱乏,工業(yè)基礎幾乎被搬空,連工人都沒剩下幾個。最基本的生活物資供應都成了難題,一切有用的物資都被復興軍運往安南了,只給每個人留下一個月的生活物資。
這意味著,燕京軍如果不能再一個月內解決這些問題,燕京軍在八桂城市的統(tǒng)治就岌岌可危了。
而在農村,由于青壯大量南下,土地荒蕪,農業(yè)生產遭受重創(chuàng)。老人面對大片的農田,心有余而力不足,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土地荒廢。
不過農村的問題不算太嚴重,畢竟復興軍在農村留下了大量糧食和銀元。
燕京軍連長陳建國站在空蕩蕩的漓城的火車站,陳建國和他的士兵正在不斷鋪設鐵軌。
在幽州方面得知八桂的情況后,推遲了進軍西南的時間,把大量物資和士兵送去八桂,同時把嶺南,楚地的百姓移民到八桂。
短短一個月的時間,燕京軍就把重要的鐵路主線修復了,還準備好物資和移民,隨時可以送來八桂。
同時,也讓復興軍有了喘息的時間。
"連長,嶺南的移民明天就到。"
通訊員氣喘吁吁的跑來
"可倉庫里只剩下三十袋大米,農具只有二十套。"
陳建國望著遠處荒草叢生的農田,心想李崇文真的狠啊!他幾乎搬空了八桂所有能用的物資,連鐵匠鋪的錘子都沒留下。
土地改革的會議在漓城召開。墻上的地圖用紅筆圈出大片分配的土地,本來這種情況很讓人開心的,可實際情況卻讓燕京軍很無力。
負責勘察的技術員拿出拍攝八桂土地的照片,很無力的說道。
"這邊的土地,石頭比沙子還多。"
"就算分了地,現在拿什么去耕地?拿手刨嗎?"
更棘手的是十萬大山的交通,雖然修復了廣西鐵路主線,但是沒有鐵路的地方就更多了。
從嶺南運來的糧食還沒到漓城,就被土匪劫走了大半,連安置的移民也經常被土匪騷擾。
邕州的移民臨時安置點,來自嶺南的移民蹲在土地前,看著手里的分地證明直搖頭。
"給我五畝地,可沒想到在這連把鋤頭都沒有。"他媳婦抱著哭鬧的孩子走了過來"孩子他爹,他們給我們的糧食不多了!"
"沒糧后,該怎么辦。"
"還有種子給的也不多,現在農具也沒有,我們拿什么種地???"
在燕京軍治理八桂的時候,復興軍也在努力的治理安南,讓安南成為復興軍的根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