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叫張大山,家里的田被地主霸占了,一家人只能靠著吃野菜活下來。他一邊吃著飯,一邊淚流滿面。
"我活了大半輩子,
八桂軍民一體
烈日當空,驕陽似火,大地被曬得滾燙。
在龍城的軍營里面,所有的士兵頂著烈日訓練,但是他們的熱情卻不見減少,在教官的嚴格指導下,進行著緊張而艱苦的訓練。
"瞄準!三點一線?。?/p>
"注意槍口角度?。?/p>
鷹醬顧問約翰遜的哨聲尖銳刺耳
"你們的敵人不僅僅是高盧雞,還有南同盟。"
"你們戰(zhàn)斗的地方不僅僅是城市,更多的是
iungle(叢林)?。?/p>
他拽過列兵王二狗的槍,調(diào)整瞄準鏡刻度
"看見準星上的鱷魚紋沒?這是陸戰(zhàn)隊在瓜島使用的技巧,對付躲在樹林里面的南同盟很管用的。"
士兵們趴在滾燙的泥地上,豆大的汗珠不斷的從額頭流下,卻沒有一個人敢放松。
王二狗趴在滾燙的地上,眼睛死死盯著百米外的靶心,那上面畫著不是敵人而是10畝田,是他心中的燈塔,是指引他前進的方向。
汗水都滴進眼睛,火辣辣的。但是二狗咬牙堅持,一動也不動。
他想起長官之前對他說的話
"二狗,要是這次考核進前三,你娘和妹子能多分一畝地?。?/p>
王二狗咬咬牙,想起離家時妹妹拽著他衣角可憐的模樣"哥,等以后分了田,我想吃白米飯"這句話讓二狗有了堅持下去的力量。他深吸了一口氣,穩(wěn)住,扣動了扳機。
砰——
在軍營的另一邊,一群新兵正在進行體能訓練。他們背著沉重的背包,在跑道上奮力奔跑,汗水浸濕了他們的軍裝,但卻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。
一個剛剛成年的新兵因為體力不支,摔倒在地,但他很快就又爬了起來,繼續(xù)跟上前面的隊伍。
邕州,復興新村這是復興軍的家人生活的地方,他們是第一批跟隨復興軍南下的移民,是第一批分地的人,參軍后,其家屬都要遷到各地的復興新村。
劉玉芬的縫紉機踩得飛快,美式卡其布在針腳間翻卷,她每縫完一件軍裝,復興社的婦聯(lián)干事就在分田簿上畫個勾。
隔壁房間傳來嬰兒的啼哭,十八歲的軍嫂陳彩姑正用鷹醬的奶粉在喂孩子,奶粉罐上原本的英文標簽被撕下,貼上了紅紙寫的復興奶粉。
"寶寶乖,等咱們到了南方就可以分田了,就有吃不完的糧食,再也不用餓肚子了。"陳彩姑輕聲哄著孩子,眼神溫柔且堅定。
"他嬸,你說南邊紅河的水真能養(yǎng)出好稻子?"
"我男人來信說,打下高盧雞的東印度北部后,軍人家庭每家至少能分二十畝水田,還有磚瓦房住。"
劉玉芬停下手中的活計,摸了摸自己微微隆起的肚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