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“將軍好好養(yǎng)傷,父皇既命軍民事務,一以委之,孤勞神勞力些,也是應該!”
五牙戰(zhàn)艦之上,灰頭土臉的楊素被攙扶了下去。
他雙目無神,失魂落魄,這次真的是大敗虧輸。
他其實敗得不冤。
宋缺的戰(zhàn)術出神入化,顧承的手段不可思議,任誰夾在兩人之中,唯有徒嘆奈何。
而建康城外,已是血流成河。
在大敗宋閥,斬首近五千,將嶺南宋家的精銳幾乎葬送后,顧承命辛棄疾、畢再遇率三萬精銳平復各地,自己則登上五牙戰(zhàn)艦,馬不停蹄地向著江夏而去。
“宋缺欲重奪長江天塹,單靠南海派,不足以成事,南陳降將中,必有內(nèi)應!”
楊素被帶下后,顧承望向其麾下諸將,淡淡地道:“爾等認為,江陵水軍,誰忠誰奸?”
眾將聞言一愣,然后齊齊大驚。
這個問題實在太過險惡。
因為這些將領里面,就有不少是從南陳投降過來的。
陳后主昏庸無能,南陳大勢已去,良禽擇木而棲,本不是過錯,但現(xiàn)在舊事重提,更要辨認忠奸,實在令他們心中忐忑,七上八下。
不回答肯定是不行的,倘若真有降將當了內(nèi)奸,那同流合污,沆瀣(xiè)一氣的大帽子扣下來,當真是百口莫辯。
可如果回答,到底說誰,就成了大問題。
南陳降將數(shù)十,能助宋缺奪回長江天塹的,卻只有三四位,而那三四位,目前全部是楊素的親信,與他們的關系也是頗近。
所以此刻,這位太子殿下就是要楊素的水陸兩方親信,互相攀咬。
“殿下!我等認為……”
不過能身居高位者,都非尋常之輩,這群將領目光交匯,已經(jīng)有了默契,由一人上前,開口答道。
“且慢!”
誰料顧承揮手,根本不讓他代表:“長江天塹事關我大隋安危,不能有絲毫疏忽!你們下去,一一記錄所疑所因,言有所中,日后必賞!”
“殿下!”
賀若弼帶著親衛(wèi)虎視眈眈地上前,眾將駭然發(fā)現(xiàn),每人都被四名親衛(wèi)挾住。
當他們向外而去時,再看向彼此的眼神,頓時變了。
這種關頭下,會不會有人趁機投靠太子,揭露楊素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