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“殿下!開封光復(fù)!開封光復(fù)!開封光復(fù)!”
“好!”
看著狂奔入內(nèi),喜極而泣的眾將,顧承露出笑容,心情反倒很平靜。
在襄陽大戰(zhàn)爆發(fā)時,顧承就命宋軍剩下的五萬大軍,在馮蘅的幕后指揮下,猛攻開封。
三日不到,這曾經(jīng)的北宋東京,如今的金國南京,就被拿下!
遙想岳飛“十年之功,毀于一旦”的郁憤吶喊,宋將再無生不逢時之感,這一刻辛棄疾滿腔熱血,恨不得仰天長嘯。
我最憐君中宵舞,道男兒,到死心如鐵??丛囀?,補天裂!
然而這番雄心壯志,在顧承下句話響起時,險些要嚇沒了:“準備移駕開封!”
眾臣大驚失色:“殿下三思,開封無險可守啊!”
北宋為什么滅亡得那么地干脆?
宋都開封易攻難守,就是一個重要原因。
實際上連趙匡胤,都曾產(chǎn)生過遷都之念。
可惜在北宋開國之初,定都開封實在是無奈的選擇,因為開封是那時的天下之要,總舟車之繁,控河朔之咽喉,通荊湖之運漕,交通四通八達,十分便利,商業(yè)繁華至極。
同一時期的長安和洛陽,由于連年戰(zhàn)亂,受到極大破壞,經(jīng)濟則凋弊不堪。
對于實行強干弱枝政策,在京城駐守著龐大軍隊的宋王朝來說,要解決官府和軍隊的給養(yǎng)問題,開封無疑是建都的唯一選擇。
等到北宋被滅,開封則被金國定位為四大陪都中的南京,作為南方的統(tǒng)治中心。
歷史上再過二十多年,蒙古正式崛起,連連敗金后,金國甚至遷都到了開封。
當然,那和南宋一樣,就是茍延殘喘了。
可現(xiàn)在,如果顧承入開封,面對的則是當年北宋、日后金國同樣的問題。
襄陽一戰(zhàn),宋滅金軍三萬,蒙古騎兵五千,獲得酣暢淋漓的大勝。
但完顏襄和鐵木真最終也逃離,導(dǎo)致了金國和蒙古有卷土再來的可能。
此時守開封,風(fēng)險之大,可想而知!
顧承看著跪倒請命的辛棄疾、畢再遇和一眾將領(lǐng),緩緩地站起身,來到地圖前,重重一指:“開封無山川之險,不利于守,卻利于攻!以四戰(zhàn)之地取攻防要樞,縱橫捭闔,南下北上,進退自由!太祖皇帝為實現(xiàn)統(tǒng)一,戰(zhàn)略上是攻勢而非守勢,你們守得太久,都忘了嗎?”
振聾發(fā)聵的聲音下,眾臣紛紛露出慚愧之色,顧承一字一句地道:“我可以天子守國門,剩下的,就看諸位將軍了!”
“愿為殿下,橫掃八荒,一統(tǒng)天下!”
自此,北伐目標,再也不只是復(fù)我河山,而是統(tǒng)一天下,做到當年太祖趙匡胤都未能完成的雄圖霸業(yè)!
半月之后,太子親駕,入主開封。
“山外青山樓外樓,西湖歌舞幾時休?暖風(fēng)熏得游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