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宋金大戰(zhàn),風起云涌。
其中以兩件大事震動兩國。
第一是古都長安,被宋軍拿下。
在唐朝鼎盛時期,長安是世上最大的城市,大明宮的面積是日后北京紫禁城的四倍,可見其規(guī)模。
但可惜,在王朝覆滅時,越是繁華的城市越遭殃,正如大漢的洛陽,長安也一再遭到破壞,百業(yè)凋敝,幾乎被毀,現(xiàn)在已經變成了軍事重鎮(zhèn),達不到都城的級別了。
即便如此,這也足夠令宋軍士氣大振,有了進攻開封的資本。
何況還有緊接發(fā)生的第二件事——
金主完顏襄遭到刺殺,重傷不起,有說是宋國刺客,有說是舊皇黨羽。
消息雖然虛虛實實,真真假假,足以令士氣動蕩。
與大宋的高歌猛進形成鮮明對比,十五萬金軍猛攻襄陽兩月,死傷過萬,士氣低迷,卻是毫無所獲。
試想蒙古舉全國之力,打襄陽最后一次圍城圍了足足六年才逼降,那還是南宋支持力度不夠的情況下,如今顧承親守,金國若真想在短短幾個月內就攻下,除非奇跡發(fā)生。
顧承估計,“奇跡”,快來了。
這一日,當號角再度吹響,遠方烏泱泱的軍隊開至時,守城軍赫然發(fā)現(xiàn),金軍中央多了數(shù)十架體型巨大,構造奇特的投石機。
“終于開始了么?不過這可不夠看啊,除非是襄陽炮,才有些威脅!”
顧承第一時間出現(xiàn)在墻頭,看著這些巨大投石機,被數(shù)百金軍推動,朝著襄陽而來,神情淡定。
未來蒙古大軍久攻不下襄陽,就從阿拉伯地區(qū)帶了一種回回炮,利用重物的勢能,通過杠桿原理將石彈投射出去,比起原本人力的拉動,要強了太多。
根據(jù)歷史記載,回回炮發(fā)處聲震天地,所擊無不摧陷,入地七尺,城中諸將面無人色,再加上援兵糧草全都斷絕,這才獻城投降。
因為那一戰(zhàn),后世將之命名為襄陽炮,可謂是踩著襄陽傳揚于世的。
顧承作為穿越者,雖然不像其他同僚去研究什么玻璃馬鞍,精通數(shù)理化,個個都是發(fā)明小專家,但軍隊器械,還是會提出見解的。
“西南四十向,預備!”
所以這一刻,顧承揮手一揚,襄陽城內,一座座投石機早已備好。
命令一至,百名士兵吆喝著旋動底座的輪子,用滾木將重達百斤,卻磨得十分圓潤的石塊滾到皮套上。
“發(fā)!”
揮手間,數(shù)十發(fā)石彈呼嘯而起,在空中劃過弧度,向下砸去。
嘭!嘭!嘭!嘭!
驚天動地的聲響中,巨石的準確度高到可怕,直接將最前排的金軍投石機砸得粉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