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邯的判斷沒有錯。
現如今的楚地對于大秦來說非常重要,楚地緊緊地挨著百越諸地。
若想要進攻百越,楚地是繞不過去的地方。
這一點,不僅僅是他們知道,朝廷以及暗中的那些蛀蟲也都知道。
所以他們需要的僅僅只是等待。
趙佗性子有些急切,他只是撓了撓頭,看著面前的堪輿圖:“那我們要等到什么時候?”
他幽幽的嘆了口氣:“難道要等到那些人將楚地全然拿下?”
章邯微微搖頭:“你想錯了。”
他突然問道:“趙兄,你覺著此時盤踞在楚地的勢力屬于哪一股?”
趙佗楞了一下,有些愕然的說道:“難道不是故楚的那些人么?”
章邯輕笑一聲神色中帶著不屑:“故楚的那些人?”
“若是那些人有這個能力,有這個膽子可以鉆進大秦的統(tǒng)治中,并且形成一股子勢力,那他們就不會再之前被大秦剿滅了?!?/p>
“就連項家的人都沒有能夠做到的事情,他們憑什么覺著自己可以做到?”
章邯指了指堪輿圖上的某一處位置,輕聲道:“此處是他們盤踞的根據,我猜測應當是此地的一些宗族?!?/p>
宗族?
這個詞趙佗聽說過,但卻并沒有重視過,有些茫然。
在北方宗族勢力雖然也是很膨脹,但其實沒有楚地這里膨脹的嚴重,朝廷依舊是最大的。
他看向章邯,等待著章邯的解釋。
章邯也不賣關子,只是說道:“趙兄不了解楚地。”
“楚地地大物博,但人口卻并不足以往的六國多,甚至有可能連當初在極北苦寒之地的燕國也不如?!?/p>
“這么大的地方,這么少的人,若是想要統(tǒng)治,就必須是依靠宗族,否則國之大,無法全攬?!?/p>
“當初有熊氏在這里為王的時候,楚國的勢力范圍還沒有這么大。”
“此地說是故楚的地方,其實更多的是越國的故地啊?!?/p>
章邯感慨的說道:“在數百年前,哀公在位的時候,此地乃是越國故地,越國也是當初的霸主之一?!?/p>
“若是說當初周王室尚且還有幾分威嚴,諸侯都喊著「尊王攘夷」口號時最有名的幾位,越王勾踐便是其一?!?/p>
“生于蠻夷,可卻謀圖強大,甚至逼迫的吳國夫差只能投降、被殺。”
“后來,雖然越國的土地被楚國有熊氏吞并了,但越國的一些勢力卻殘存了下來。”
“一直盤踞在如今的楚地之中,尤其是在他們原本的故地會稽附近?!?/p>
章邯冷笑一聲:“這些人好了傷疤忘了疼,陛下心善,準允只要是有大秦戶籍的人都可以參與百家宮的考試?!?/p>
“這些人時刻沒有忘記自己出身王族,所以一直踴躍的參與百家宮的考選,那個時候就連楊天翼那個小子都是沒有發(fā)現其中的端倪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