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激怒的就不只村長一家,而是所有得了魚的人。
若非公公及時表態(tài),恐怕趙家能讓村里人的口水給淹了。
因而村長要為他們撐腰,也在情理之中。
當(dāng)然,還有一個原因,也就是村長最后說出來的那個意思。
林家族人還是很多的,可不是勢單力薄,任由趙家輕視。
“福兒,在哪里生活,都離不開親人、親戚、族人、鄰里的幫襯,以后哪怕吃點虧,能讓些好處就讓些好處,不要與人撕破了臉?!?/p>
林余氏抹了淚,語重心長地教著女兒。
“畢竟不是誰都像你奶奶和大伯、三叔他們,罵慣的口、打慣的手,他們已忘了,你爹也是他們的至親,不是假的?!?/p>
“村里人,最多就是想拿些好處,這也是人之常情?!?/p>
“換了娘,若是村里有便宜茶葉賣,也會跑去討價還價,想買一些、拿一些的?!?/p>
林余氏目光溫潤地看著大丫頭,剛流過淚的眼睛,竟透著晶瑩明亮的光芒。
林余氏的模樣還是不錯的,在村婦里算得上漂亮,可惜年紀(jì)輕輕守了寡。
若她不小心翼翼、謹(jǐn)慎行止,怕不就要招來許多閑話了。
可她寧愿自己累死累活甚至累病了,也不愿意麻煩別人。
與男人說話總是隔著老遠(yuǎn),就連婦人想嚼舌根子,也找不到錯處。
她以往上集時,也是與婦人結(jié)伴,從不單行。
她自己充滿了戒備,舉止有度,即使清苦也為林小華守著,村里人也是很佩服的。
這樣的林余氏在品行上并無可詬病之處,因而,當(dāng)初被林老太太那么辱罵,才有村里婦人幫她說話。
林余氏不好將這些問題與孩子細(xì)說,但仍是叮囑著。
“知道了,娘別擔(dān)心?!绷中「B犃俗匀徊粫磳?。
她沒有和娘辯解處世之道,當(dāng)豁達(dá)時要豁達(dá)、當(dāng)計較時也必計較,具體事情應(yīng)具體衡量。
與人固然要為善,但也不能讓人認(rèn)為你人善可欺呀。
就像那天村婦們來退魚后又要買魚的事情,若她退讓,還不得被人反反復(fù)復(fù)拿捏欺負(fù)?
林小福和娘說了會兒話,便一起去東廂看她的棉被。
“連床被單、包單都沒有,那些人還真是會劃算。”
林余氏看著炕頭疊著的兩床薄被,不由苦笑,難免還是有些抱怨。
林小福卻是笑了笑。
這一看就是直接從彈匠那兒拿了就送過來了,或者是彈匠家的人送到了村長大伯家,再送過來的。
她也沒想到會是這種成品,而不是縫好了被套再送的。
“不過棉花還不錯,是去年的棉花,摸著還是松軟的。”林余氏將棉被攤開又仔細(xì)看了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