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見屋門一開,兩位老者相隨而入。年齡都在五六十歲左右,前面那位老者雖然穿著便服,但是身上卻頗有威儀;后面那位,則顯得風輕云淡。
二人四目,俱是目光炯炯,都落到李風身上,似乎在審視著這個方才大言不慚的少年。
孫思邈見了,面上大喜:“巢兄,甄兄,許久未見,別來無恙?”
然后又為李風引見:“丹心,還不見過前輩,這位是太醫(yī)令巢伯父,這位是針炙大家甄叔父?!?/p>
都是同行啊。李風一聽,心里有數(shù)了:隋唐之際,當世有三大王級醫(yī)師,分別是:藥王孫思邈,病王巢元方,針王甄權。
這巢元方,雖然名聲在正史中留墨不多,但是,所著的《諸病源候論》,即便是后世學中醫(yī)者,也要誦讀。李風小時候跟祖父學醫(yī)的時候,就拜讀過這本大作。
甄權就更牛了,此人因為母親患病,所以和弟弟自學醫(yī)術,學著學著,就學成了大家,尤其是在針灸方面,獨樹一幟。
而且,人家也是一位養(yǎng)生大家,和孫藥王一樣,也活了一百多歲。
想不到啊,這兩位王者,一起駕臨他這個小小的醫(yī)學館之中。而當世三大神醫(yī)齊聚,這又是何等盛況?
就在李風震驚之際,那巢元方開口說道:“孫兄,我等方才在門外聽聞,有人放言,能治癆病,這才不告而入,失禮之處,還望孫兄見諒。”
聽聲音,剛才在門外說話的,就是此人了。
孫思邈何曾在乎這些虛禮,擺擺手示意無妨。不過呢,自己的弟子,怎么教育都可以,卻還是輪不到別人來指手畫腳,就算是好友也不成,別以為藥王就不護犢子。
于是捻須微笑到:“二位有所不知,我這弟子,雖然不成氣候,但是對于一些疑難雜癥,卻還是有些手段的。”
其實,最初的時候,孫思邈還覺得有些飄了呢,但是現(xiàn)在呢,卻跟弟子站到一起,這個嘛,就是立場的問題了。
巢元方暗中皺皺眉,從孫思邈的態(tài)度中可以看出來,對這個弟子還是很看重的。近來京師之中,也盛傳此子醫(yī)術通神。
就算他在太醫(yī)署之中,也多有耳聞。又聽說孫思邈在此,所以就邀請在家賦閑著書的甄權,一起前來拜訪。
這太醫(yī)署,乃是官方最權威的醫(yī)療機構,兼具治病和傳授醫(yī)學的職責。這么說吧,就相當于官方辦的醫(yī)學院。
而李風這里,就是民間的草臺班子。如今,你一個民辦大學,聲名超過了清北,人家當然要來踢場子,嗯,要來瞧瞧。
巢元方不像甄權那么隨性,他的名利心還是稍稍重了一些,所以才有此行。
他細細打量李風一番,確實是個不凡的少年??墒牵@年齡實在太小了一些。要知道,中醫(yī)是很注重經(jīng)驗積累的,所以才有“老中醫(yī)”之說。
落座之后,三位王者在那里相談甚歡,李風這樣的晚輩,當然只有站著聽喝的份兒。
而巢元方和甄權,也都相繼為虞肅診治一番,確定是肺癆無疑。這樣一來,虞肅的面色更差了。他當然也知曉這兩位神醫(yī)的名頭,這就相當于,先后被四次宣判死刑,要不是他心智堅韌,早就撐不下去了。
很快就話歸正題,巢元方道:“風公子,你說能治肺癆,所用何藥,可否把方子取來,叫我等一觀?”
要是換成旁人,他也不會這么直接。畢竟,對有些醫(yī)生來說,是很在意所謂“獨家秘方”的。
但是巢元方知道,孫思邈在這方面,從不藏私,那么,他的弟子,肯定也是如此。
李風連忙施禮:“巢伯伯,這藥是晚輩自己研制的,可以滅殺那些肉眼不可見的諸多蟲豸。如今,這位虞小郎君所患肺癆,尚在初起之時,晚輩姑且一試,只能有五分把握?!?/p>
其實,治療結核類的疾病,最有效的是鏈霉素。只是以李風現(xiàn)在的條件,還無法進行研發(fā)。所幸虞肅是剛剛發(fā)病,并不那么嚴重,青霉素應該也有效果。
一邊說著,一邊叫羅剎取出藥箱,從里面拿出一個瓷瓶,遞給巢元方。
巢元方倒出來一些黃白色的粉末,用舌尖舔了少許,感覺十分苦澀,也分辨不出是何種成分。不過良藥苦口,或許會有一些殺滅的效果,也未可知。于是,又把小瓷瓶遞給旁邊的甄權,甄權也同樣嘗了一下,然后面露沉思。
李風對這兩位也不禁心生敬佩:親自嘗藥,這才是真正的醫(yī)者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