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月樓主不知道佛門有何謀算,但梵覺深成為冥神骨君的神使、又公然站在魔道陣營背后的目的值得推敲。
“阿彌陀佛?!辫笥X深雙手合十,八方不動,“閣下想知道什么?”
“你們接下來的打算?!泵髟聵侵鬏p叩桌案,“姜胤業(yè)……哦不,現(xiàn)在應(yīng)該叫‘姜恒?!恕K嬖V過我,長老閣并不在意天殷地上的基業(yè),在她與長老閣斗法的這些年,長老閣逐步退出軍權(quán)的角逐。她原以為長老閣是以退為進(jìn),致使國主不得不在朝政方面做出讓步,但眼下看來并非如此,那些人不是以退為進(jìn),而是并不在乎。除非他們手中擁有價值更高昂的籌碼,否則我想不到他們?yōu)槭裁匆@么做?!?/p>
“中州的傳說很有意思,歷史藏在故事背后的隱喻里,隱喻又昭示著古老的預(yù)言?!泵髟聵侵鞯?,“而信徒往往比無信者更為執(zhí)拗,對預(yù)言也更加深信不疑。所以冥神這位‘君王’君臨天下之日,祂的百萬兵馬是否會與祂一同臨世?”
許是明月樓主已經(jīng)得出了答案,又或許付出巨大代價來到此地的人有資格得知真相。梵覺深道:“永留民已向神舟宣戰(zhàn),祂之人俑,城隍?qū)⒙暑I(lǐng)百萬陰兵重臨天下,以中州為軸侵吞四方;黑衣出山去往了日月山,欲逼迫天樞星君飛升借此打破明塵對神舟的封鎖;白衣宣悲本該前往東華山攻占建木,為日后的族群飛升鋪路。但不知為何,宣悲出棺后沒有前往東華山,反而往東海的方向去了?!?/p>
“果然?!辫笥X深所說的一切,將明月樓主收集至今的散碎情報拼接成圖,“神舟沉沒在即,祂時間已無多。所以祂想榨干神舟的靈炁,將地上的生靈盡數(shù)轉(zhuǎn)化為自己的眷屬。祂要打破明塵對神舟的封鎖,無論天樞星君是否能成功飛升。天樞星君若飛升成功,這意味著明塵的封鎖并非不可突破;反之,若是飛升失敗,祂可以此為緣由向明塵發(fā)難,動搖乃至毀滅明塵傳下的道統(tǒng)——一個不允許世人飛升的道統(tǒng),自然不配成為天下人的領(lǐng)袖?!?/p>
明月樓主挑了挑眉:“但明塵上仙、無極道門乃至天下正道都不可能束手待斃?!?/p>
“是矣?!拌笥X深頷首,“陰荒乃王佐之才,擅謀擅弈。他從不曾小覷正道魁首,所以他為明塵、為正道準(zhǔn)備了數(shù)枚暗棋。”
明月樓主輕笑,一手平舉指向梵覺深:“魔尊?!?/p>
“鬼王?!彼麄?cè)首,看向梵覺深身后深不可測的黑暗。
“以及,白面靈之主?!?/p>
明月樓主隨意地往后一仰,將桌案往前一推:“真是好大的陣仗?!?/p>
即便排除已經(jīng)胎死腹中的大壑與雪山蟄神,永留民埋下的暗棋至少還有三枚。魔尊與鬼王問世,仙魔之爭避無可避,上清界自身難保的情況下恐怕便無從插手凡塵的戰(zhàn)爭;此時借勢迫與明塵上仙同為千歲大能的天樞星君飛升,無論成功于否都有了動搖正道道統(tǒng)根基的機會;明塵上仙若是沒有作壁上觀而是選擇拔劍入世,那永留民與白面靈自會想盡一切辦法將人神拖入泥潭,不計一切代價將其化作神舟的養(yǎng)分……
“何至于此?”明月樓主思忖。
“因為祂曾是這世上最絕望的人。”梵覺深終于抬眼,平靜地訴說著,“祂尚為人時曾登上九宸山,向人神尋求救世之法;祂曾統(tǒng)合萬民的智慧,為神舟求解一條生路。祂說:‘自吾誕生伊始,便一直在做這毫無希望之事,從生到死’?!?/p>
“何等空洞虛無的道?!泵髟聵侵鲹芘干系臒魻T,又笑。
“閣下一路追尋至此,不也是空洞虛無之人?”形同廟中泥像、只為世人解惑的活佛,直到這時才流露出幾分鮮活,“祂是執(zhí)掌死亡的神祇,閣下欲超脫生死,便須得超脫祂之權(quán)能。這世間有擺脫生死輪回、無常因果之法,那便是飛升?!?/p>
明月樓主垂首看著自己的掌心,他已經(jīng)逐漸老去,修長有力的手爬上了斑駁刺眼的斑印。那顆紅線相系的眼珠子躺在他手中,仿佛下一瞬就會滲出淚來。
世人尋求飛升,所為的無非便是“跳出三界、不入輪回”的長生逍遙。但明月樓主的極情道卻要吃盡人生八苦,所行所求皆背道而馳。梵覺深的諷刺不無道理,明月樓主來此,除了尋求一個答案外也是想看看自己是否能在生死關(guān)頭堪破七情,超脫生死,突破大乘的瓶頸。
“你也不遑多讓?!?/p>
言之有理是一回事,被人逞口舌之快是另一回事。
“最后一個問題?!泵髟聵侵鏖]了閉眼,又睜開,“你,或者說……佛門究竟做了什么?”
聽此問話,梵覺深終于笑了:“對閣下而言,何為因果?”
道門修今生,佛門修來世。佛門的經(jīng)義之道離不開因果輪回,可以說,參悟無常因果便是佛修、禪修畢生的功課。
“于我而言,因果是線?!泵髟聵侵鞯溃板e綜復(fù)雜、纏連交織的線,一根線頭或許會分出無數(shù)旁支,又或許會在某個節(jié)點打上死結(jié)??此茻o解的結(jié)或許有輕易順開的節(jié)點,看似易解的線頭又或許糾纏著龐大的亂線。無數(shù)線頭纏繞于一起,互成因果,互成劫數(shù)。我覺悟不深,只覺大抵如是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