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從心折道前往了村寨,烏巴拉寨中的寨民們將成親視作建立新家,因此桑吉與自己的妻子搬去了新房。原先的房子中便僅剩阿金一人了,宋從心穿過香花猶在的街道,席卷著滿袖暮風。她找到了阿金的住所,卻沒有從里間捕捉到任何的氣息,這讓她心里升起了一絲不好的預感。
宋從心進入庭院,她發(fā)現(xiàn)院子被打掃得很干凈,就連白日里熱熱鬧鬧了一場后殘存下來的狼藉都已經(jīng)被人拾掇整齊。門窗關得嚴嚴實實,但這阻不了宋從心。以指勁振落門栓之后,宋從心步入了室內(nèi),映入眼簾的便是被打理得無比整齊干凈的房間。
那些屬于個人的生活用品以及衣飾都已經(jīng)被人收起,房間內(nèi)空蕩蕩的,竟是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(nèi)便失去了活氣。
環(huán)顧室內(nèi)一周,宋從心發(fā)現(xiàn)內(nèi)室的桌子上壓著一張白紙——在這自給自足的村寨里,人們慣常使用的都是發(fā)黃的草紙,這種質(zhì)地雪白的宣紙是“外來貨”,在村寨中算是奢侈品。宋從心快步走進內(nèi)室,拿起那張紙,白紙黑墨,紅泥章印,這是極其鄭重的落筆。
這是一封阿金寫給自己孩子的《與子書》。
從那一手剛勁有力的小楷便能看出阿金過去必然也是飽讀詩書之人,但或許是因為這是寫予孩子的家書,阿金的用詞并不深奧晦澀。他只是平靜地交代了自己留下財產(chǎn)物品,告訴桑吉自己最珍貴的是當年帶入村寨的書畫;他說孩子我知道你不愛讀那些,覺得都是無用之物,但我還是期望你能明白,此間世界之外還有更廣袤無垠的天地;他說我想你娘了,我去找她,你不必來,也不必想,時候到了,一家人總會團聚。
這似乎是一篇平平無奇的家書,是一位即將奔赴雪山的父親寫給孩子的遺囑。
但是,書信的結(jié)尾處卻以鮮紅的朱砂寫了一段意味不明的話語:【以上。為父還記得八年前曾經(jīng)幫你量過身高呢,還記得嗎?為父還有許多想對你說的話,但最終還是要你將書字細細地品,哪怕是用上一生的光陰。你要好好讀書,要倒背如流,記得為父的叮囑,切記,切記?!?/p>
這段話看起來似乎是父親不放心自己的孩子,故而苦口婆心,殷殷叮囑。但宋從心卻莫名地覺得,阿金似乎還有未盡之語。
宋從心在原地思忖沉吟,突然,她在屋子內(nèi)轉(zhuǎn)了一圈,眼尖地發(fā)現(xiàn)房梁柱子上有著極其不顯眼的劃痕。
是了,若是要為孩子測量身高,在這個缺乏丈量工具的時代確實需要留下痕跡。宋從心仔細觀察那些劃痕,從上往下數(shù)至八,雖然上方?jīng)]有鐫刻數(shù)字,但宋從心還是精準地估量出這個劃痕的高度為七尺六寸一。
七尺六寸一。
宋從心重新翻開那封家書,分別找到了第七行、第六行與第一行,上面分別寫著:
【你總是令我開懷,你和你阿吉是如此相像】
【我不后悔來到村寨,至少我遇見了你和你的阿吉】
【寫給我珍愛的孩子】
宋從心翻看了一遍,但無論怎么看,這幾句話都沒有過多的隱喻,只是普通的講述離別之情的家書而已。
……不對。宋從心想起自己忽略了一個數(shù)字,她加上了“八”,八年前的“七尺六寸一”,那便是“八七六一”,而第八行寫的是:
【離開不是永訣,為父只是先一步去尋你阿吉團聚】
這四行字難道有什么深意嗎?宋從心試圖解讀,但這并非藏頭詩或是別的什么,語句和語境都是通順,并沒有藏什么晦澀的隱喻。
或許是自己多心了吧……宋從心若有所思地放下阿金的家書,她的手指恰好壓在家書的最后一句。
【要倒背如流】
難道這封書信不該正著讀,而是反著讀嗎?宋從心又將信的倒數(shù)第八、第七、第六、第一句找了出來。
倒數(shù)第八行寫著:【別人口中的鬼話不要總是輕信】
倒數(shù)第七行寫著:【為父將財物鎖在柜子里,約有一千五百兩銀】
倒數(shù)第六行寫著:【為父走后,以后家中只剩你與妻】
倒數(shù)第一行寫著:【我將前往你阿吉所在的地方,遠處那座山】
和先前的四個句子一樣,除去朱砂書就的紅字以外,倒著讀的墨字也沒有太大的歧義,但宋從心將那幾個句子反復咀嚼了一遍,心中的不安卻越積越深。她干脆便將各種解讀之法都試了一遍,最后,她終于解讀出來了。
隱藏的句子僅有八個字,是一位父親留給兒子的遺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