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招低頭望去,只見杏花仙子花容慘白,周身僵硬如冰石。那三名守衛(wèi)面色鐵青,雙眼翻白,當已斃命多時。其中兩名衛(wèi)士腰纏玉帶,衣角繡了一只黑斑雪豹,甚是醒目,另一名則被剝?nèi)ネ庖拢皇O卤”〉乃夭紕叛b。
姬遠玄俯身試探四人鼻息,臉色一緩,喜道:“杏花仙子尚有氣息!”眾人顧不得一旁喧嘩吵鬧的靈山十巫,忙將她抬入殿中,爐火烤暖,運氣輸導(dǎo)。過了片刻,杏花仙子倏地坐起身來,怒叫道:“金門神莫走!”
眾人大凜,齊道:“金門山神?”杏花仙子斷斷續(xù)續(xù)說了半晌,才將事情原委說得清楚:她為了一睹龍神太子的風采,不想撞上烏絲蘭瑪玉螺宮外鬼鬼祟祟的,被打成重傷;恰逢西王母的三個御衛(wèi)奉命趕圣玉螺宮,烏絲蘭瑪乘勢將他們擊殺,剝下其衣服,偽裝成御衛(wèi)模樣。
杏花仙子說到最后,極是焦急,氣息不繼,立時又轉(zhuǎn)暈迷。眾人大駭,迷惑不解。當下英招急令巡衛(wèi)通報白帝、王母,自己則與姬遠玄、晏紫蘇等人兵分數(shù)路,分頭尋找科汗淮。只有流沙仙子、靈山十巫等人留在殿中救治杏花仙子。殿外則加強警戒,由四百名精銳衛(wèi)士重重守護。
“砰”地一聲悶響,偏殿大門緊緊關(guān)閉,也將靈山十巫的爭吵聲摒絕在銅門之外。聽著流沙仙子與眾衛(wèi)士的腳步聲越行越遠,再無聲息,杏花仙子方慢慢地睜開眼睛,瞳孔閃過一輪絢彩妖光。
她倏然坐起,環(huán)首四顧,狹長的偏殿密室如黑暗的長廊,幽深不見底,每隔五丈乃有一個小小的銅爐,跳躍著淡紫色的火光;左側(cè)高壁上,鑿了一排極密的微小通氣孔,萬千道白色光線密雨急箭似的投射在右壁上。
兩壁鑲嵌的夜明珠與玉燈石輝映著爐火與白芒,折射出迷離萬端的幽光。
沿著左壁,一排石床綿聯(lián)鋪開,每張石床上均蓋著一個淡黃色的橢圓水晶罩,隱隱可見其中朦朧人影、以及串串飛揚的彩色氣泡。杏花仙子飄然起身,鬼魅似的穿行于石床之間,一個接一個地仔細端詳、查尋。
驀一停頓,在一石床前立住,素手輕輕撫摩著水晶罩,唇角漾出一絲詭異而妖媚的微笑,低聲格格地笑將起來,喃喃道:“五德之身!五德之身!可算找到你啦!”
在那水晶罩內(nèi),靜靜地仰臥著一個俊逸挺拔的少年,英眉舒展,雙目緊閉,嘴角掛著一絲淡淡的溫暖笑意,仿佛正做著香甜的美夢,正是近來名震天下的龍神太子王亦君。
杏花仙子目光四下電掃,笑意凝結(jié),森寒冰冷,嬌俏的臉容在迷離的幽光中顯得說不出的詭異陰森。素手輕輕一推,將那水晶罩掀了開來,無數(shù)彩色氣泡登時溺溺飄搖,在黑暗中逐一破滅。
她櫻唇微啟,一道絢光登時破射而出,光芒越來越盛?!班邸钡匾宦暎粋€核桃大小的渾圓白骨從她貝齒紅唇之間鉆了出來,緩緩旋轉(zhuǎn),當空飛舞。骨球離體的剎那,杏花仙子的眼神登時暗淡渙散,周身棉花似的癱軟,萎頓在地。
那骨球晶瑩剔透,四周有七點絢光,跳躍吞吐,仿佛北斗七星。越轉(zhuǎn)越快,倏地沖至王亦君的唇邊,“格啦啦”一陣脆響,硬生生地擠入他的口中,咽喉登時鼓起老大一塊。
當是時,“砰砰”連響,銅門洞開,偏殿內(nèi)突然燈火通明,無數(shù)金衛(wèi)怒吼著潮水似的涌了進來。那排石床上的水晶罩接二連三地震飛開來,笑聲大作,數(shù)十人起身飛掠,將“王亦君”包圍得嚴嚴實實,刀光劍芒、絢彩真氣耀眼閃動,齊聲笑道:“妖魔,你自投羅網(wǎng),還不乖乖束手就擒!”
“王亦君”的體內(nèi)突然發(fā)出一聲凄厲狂怒的厲吼,熾烈的青光轟然四射,“轟”地一聲震響,“王亦君”
的身體突然炸裂為萬千碎片!絢光團團鼓舞,一個青銅小鼎破光飛出,“嗚嗚”亂轉(zhuǎn),那骨球在鼎內(nèi)狂亂飛舞,始終無法沖出。
卻聽一人笑道:“汁老妖,這才叫作困獸之斗,飛蛾撲火!既然你自己急不可待地沖入煉神鼎,又何必急著出來?”那人俊秀灑落,笑容溫暖燦爛,赫然正是王亦君!
在他身側(cè),雨師妾、應(yīng)龍、夸父、姑射仙子等高手一宇排開,真氣交錯飛舞,將煉神鼎團團罩住。“嗡嗡”
震響,銅鼎青光越熾,元魂珠幻彩流離,汁光紀的元神不斷地發(fā)出凄厲怒吼。
人聲如沸,姬遠玄、英招、晏紫蘇、流沙仙子等人擠入人群,見狀無不大喜過望。黑帝元神既已被困在煉神鼎內(nèi),九冥尸蠱便如無源之水,無根之木,不足為懼。
原來王亦君蘇醒之后,料定黑帝失敗之后必不甘心,一定會想方設(shè)法寄體于自己的“五德之身”,進而修練“攝神御鬼大法”東山再起。因此便設(shè)下圈套,將一金族死囚化作自己模樣,將煉神鼎置于其咽喉,等著老妖自動上鉤,鉆入煉神鼎中,而后一舉擒獲之。
這時,杏花仙子“嚶嚀”一聲,重新蘇醒過來。秋波蕩漾,瞧見四周密密麻麻的人群,突然想起發(fā)生之事,登時暈生雙頰,羞慚無已。王亦君微笑道:“仙子不必自責,若不是你帶他到此,我們也無法這么快便將老妖擒獲。說起來你才是第一大功臣呢!”眾人齊笑。
杏花仙子俏臉紅透,更覺忸伲慚愧,見眾人殊無怪責之意,芳心稍定。悄悄抬眼瞥去,只見王亦君如玉樹臨風,秀竹傲岸,果然如傳說中那般俊秀動人,一顆心立時突突亂跳起來。
這一日短暫而又漫長,發(fā)生了諸多奇妙之事。最令眾人歡欣鼓舞的,莫過于黑帝元神受困煉神鼎,灰飛湮滅。黑帝元神既歿,蠱源自然斷絕,群雄體內(nèi)蠱蟲雖仍未除盡,亦已不足為患。
黑帝魂飛魄散之后,靈山十巫老大不情愿地取出“伏羲牙”為蚩尤脫胎換骨。他們在煉神鼎中放入九九八十一種勾魂毒草、靈丹仙藥,以“三昧真火”、“飛英紫炎”、“黑熾石”烘燒成“回魂湯”,再將元魂珠置入蚩尤丹田,將“伏羲牙”刺入蚩尤椎骨,而后將他封入煉神鼎回魂湯中,施法醫(yī)治。
“伏羲牙”刺入蚩尤椎骨時,其痛如裂魂挫骨,疼不可遏;勇悍如蚩尤,亦忍不住嘶聲狂吼,體內(nèi)萬千妖靈發(fā)瘋似的四下沖涌,碧光翠芒眼花繚亂。待到蚩尤過了最為兇險的時刻,靜靜地躺在鼎中沉睡,體內(nèi)妖靈從其心腦經(jīng)絡(luò)絲絲縷縷地吸納入“伏羲牙”;而他的本真元神則被分流引入元魂珠中。
如此再過六日七夜,那些妖靈邪魄便可盡數(shù)從蚩尤的神識中剝離而出,封印鎖入神牙椎骨,再也不能干擾他的本真神識了。王亦君見他漸轉(zhuǎn)無恙,心中大安,極是歡喜。
當夜,昆侖山再度設(shè)宴歡慶,同時也為各路援兵接風洗塵。群雄畢集,昆侖宮笙歌溺溺!舞蹈翩翩,斛杯同絲竹交奏,笑語與金鐘共鳴,燈紅酒綠,人影錯落,極是熱鬧。眾人盡興歡宴,大醉而歸。
蟠桃會后,大荒動蕩、對峙之勢已不可逆轉(zhuǎn),為防止燭龍、烈碧光晟等人乘隙襲擊,群雄陸續(xù)辭別昆侖,返回各族境內(nèi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