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爹爹,你常住深宮,與社會脫節(jié),也太老土了……”汪芷毫不客氣地數(shù)落了起來,然后顯擺起剛學(xué)會沒多久的理論起來,“贊助商懂不懂,冠名權(quán)懂不懂,熱點經(jīng)濟(jì)懂不懂……”
一套套名詞甩出來,聽得夫婦兩人一楞一楞的,硬是無語可說,自認(rèn)老土。
此時已近亥時,人流不減反增,喧嘩有增無減,恰好又是一輪煙花升空,映照得夜空一片璀璨,人人歡呼。
“太爺爺,太爺爺,你怎么哭了?”一個稚嫩的聲音響起。
三人循著聲音看了過去,一小娃兒被一小老頭扛在肩頭,仿佛這樣就能距離煙花更近些。
“太爺爺高興,自從文皇帝建北京城以來,還從來沒有這樣熱鬧過呢?!?/p>
說話的老人須發(fā)皆白,看樣子至少有八九十歲,卻是身體硬朗,聲音洪亮,再活個十來年不是問題。
老人能從永樂活到了現(xiàn)在,見多識廣,所說的自然不假。
男子自然大喜,十分滑頭地將手里滿滿的各種吃食塞到了老頭和小娃手上,也不管別人愿不愿意。
老頭連呼要不得,小娃已眉開眼笑地抓過一串油炸粿子往嘴里放。
“平平砰砰!”又是無數(shù)煙花拖著長長的尾焰在天空中炸開,火樹銀花爭研,照亮了大半個北京城。
這一波煙花來得更是持久猛烈,原來是子時到了,按規(guī)矩,禮部要開榜了!
“但愿年年有今日,歲歲有今朝,祖宗有靈,國泰民安?!崩先肃哉Z。
“吾皇天恩,今日會試張榜,特許金吾不禁,普天同慶!”
四周的錦衣衛(wèi)和五城兵馬司的軍士也湊趣地喊了一波,實則這道誥令早已張貼全城,但這時大家仍是大喊了出來,沒別的意思,就是提氣,高興。
剛吃過商家犒勞的宵夜,飽得緊了,不喊兩嗓子消消食憋得難受。
“盛世永駐,大明萬歲!”樓上不知是哪位舉子激動之下忽然高聲喊了一嗓子。
一時之間人人均有不吐不快之感,齊聲喊了出來:
“盛世永駐,大明萬歲!”
聲音直沖云天,似乎要把人們的心愿送達(dá)上天知曉一般。
氣氛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。
大明的百姓,就是這么容易滿足,簡單地快樂著。
無數(shù)人翹首以待的放榜時刻終于到了。
禮部皇榜下,擠滿了無數(shù)看榜之人,可若細(xì)心的人認(rèn)真點看,便會發(fā)現(xiàn),看榜的竟無一考生。
這又是為何?
會試不同鄉(xiāng)試,來京城赴考的都是舉人老爺,老爺自然有老爺?shù)捏w統(tǒng),不會跟平頭百姓一般在萬人擁擠的貢院親自看榜。
按照約定俗成的慣例,大家一般都是在各省的會館里等著,等著報喜人上門祝賀。
這乃是科舉的慣例了,從唐時就有的慣例,一直承襲了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