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順這個直性子不懂就問,沒等麴義回憶完往昔,高順便已經(jīng)出聲打斷了麴義的話。
麴義一愣,也沒說惱火,只是在高順的引導下一邊走,一邊談到。
“主帥與麾下精兵氣勢貫通,力量鏈接,此為軍魂……高順將軍應(yīng)該也快要走到這一步了吧?”
“有所預感,就是總感覺缺了點兒什么。”
“士卒素質(zhì)還差了點兒,不過這個好解決,正如我之前所說的,多打幾場大戰(zhàn),就什么都有了?!?/p>
出奇的,這兩個都不怎么會說話的家伙,竟然真的聊到一起去了。
一路上,高順與麴義相談甚歡,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,僅僅是這一路,兩人便建立了不淺的交情。
直到麴義見到了張遼。
……
接過麴義遞上來的書信,張遼簡單一觀,便嘆息一聲。
王維給張遼的書信很簡單。
若麴義抵達時,張遼未執(zhí)行計劃或計劃已經(jīng)成功,則麴義便是張遼的后援,原計劃保持不變,繼續(xù)強懟孫策等人,南下平定江南!
但若麴義抵達時,張遼計劃已經(jīng)失敗,則讓張遼固守壽春,同時,麴義、高順、郭汜,帶著先登、陷陣及飛熊返回長安,戒備曹操,馳援陳宮!
現(xiàn)在該執(zhí)行哪個計劃,自然不用多提。
有了2w邪惡先鋒做補充,哪怕沒了陷陣和飛熊,張遼固守壽春也算是綽綽有余,念及于此,張遼快速下令,命高順為主將,麴義和郭汜為副將,緊急回援長安,以應(yīng)對肯定已經(jīng)占領(lǐng)了漢中的曹操。
如此這般,麴義連口水都沒喝,便做了補給,跟隨著高順和郭汜再次上路。
……
而隨著五日時間已過。
袁紹戰(zhàn)敗發(fā)瘋一事,已經(jīng)傳遞到了所有人的耳中。
丹陽。
坐在曾經(jīng)劉繇的府邸之中,孫策睡眼惺忪,他看著下方周瑜與郭圖的激烈爭辯,眉宇間滿是茫然。
郭圖:“爾等背信棄義!竟然在戰(zhàn)友背后捅了一刀!劉繇雖死,但他卻還有子嗣,爾等如此作為,我定當告知于天下!周公瑾,你定被天下人所唾棄!”
周瑜:“郭先生此言差矣……劉繇已死,丹陽地界民不聊生,我家主公也是體恤民情,不愿看到丹陽百姓陷于水深火熱之中……”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