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的話:
適合喜歡鷓鴣哨的鬼吹燈書迷
或者喜歡網(wǎng)劇怒晴湘西的姐妹
本文屬于同人,有原創(chuàng)角色
如果覺得劇情上看不懂的,可以看網(wǎng)劇入門
以下正文
001
白衣少女
傳聞江湖上有四大盜墓門派,分別為搬山、卸嶺、發(fā)丘和摸金。
搬山一族起源于千年前西北地區(qū)的扎格拉瑪山一族,當年的族人因意外發(fā)現(xiàn)了精絕古城的秘密而世代遭受了精絕女王鬼眼的詛咒,為擺脫詛咒,扎格拉瑪山族人遷徙中原,并在千年來的調(diào)查中得知只有中原地區(qū)的罕見珍寶塵珠能夠解除族人千年來的詛咒,因此世世代代的后人為尋塵珠而不斷歷險;摸金和發(fā)丘則起源于叁國時期曹操設立的盜墓擴充軍備的一種軍銜,世代以探墓摸金為業(yè);卸嶺一族則以人多的優(yōu)勢,世代開山下崖尋求寶物。民國時期,卸嶺魁首陳玉樓為濟救亂世百姓,決定前往瓶山探寶,偶遇搬山一族最后的傳人鷓鴣哨,搬山與卸嶺合力,探瓶山元代古墓。
鷓鴣哨與他的師弟老洋人和師妹花靈是搬山派,也就是扎格拉瑪族僅存的叁人。雖然人丁單薄,但這鷓鴣哨卻有通天的手段,一路施展,讓卸嶺眾人和湘軍軍閥羅老歪都暗自佩服。無奈這瓶山之中毒蟲遍布,有一種手指粗細的小蜈蚣,毒性兇猛至極,被它咬過,片刻之后就會化作一灘膿水。眾人損兵折將,方得脫身。在撤離途中又走失了陳玉樓,這才發(fā)現(xiàn)谷中還有一條巨大的六翅蜈蚣,六翅蜈蚣身長十丈,有鬼神之力。為再探瓶山,眾豪杰各顯神通,終于找到了制服六翅蜈蚣的法寶,又以搬山不傳之秘穿山穴陵甲取道,進入瓶山腹中。
話說,鷓鴣哨一行二次入瓶山,一番折騰諸多折損之后,終于到了無量殿。陳玉樓和鷓鴣哨瞟了對方一眼,心下了然:這一路還沒看到那巨型六翼蜈蚣,瓶山既是洞中有府,地勢自是有高有低有闊有窄。這無量殿前后地勢寬闊,是巨獸活動的好場所,那畜生的棲息之地八成就在附近。
陳玉樓打眼一瞟,別人看不真切,他卻看得一清二楚:那大殿上磚瓦多破碎脫落,再看附近巨石柱上也又不少巨大的抓痕,就知道自家已經(jīng)走到了那孽畜的后院里,與六翼蜈蚣的一場惡戰(zhàn)在所難免。
到了如何對付那孽畜一條上,鷓鴣哨和陳玉樓卻各自固執(zhí)己見:鷓鴣哨使的是天羅地網(wǎng),想把那巨型蜈蚣用叁根銅線綁住吊在空中。陳玉樓則想用民間方術(shù)里對付巨蟒的剝龍陣。二人統(tǒng)一分頭行動,在大殿內(nèi)外各自設下埋伏。陳玉樓雖知不妥,卻忍不住生出輸贏心來,心想這剝龍陣總的比那簡陋的天羅地網(wǎng)更有希望些。但是一想到之前鷓鴣哨的提醒,說那孽畜腹部亦有硬甲,且習性不同大蟒,行無定徑,心里也犯嘀咕。
眾人屏氣凝神,幾乎已經(jīng)可以聽到六翼蜈蚣千百條蟲腳在大殿瓦頂上發(fā)出的o聲,便各自提刀搭箭,準備以死相博。正在眾人緊張之時,突見一名白衣女子,使一根異形鉆天索從天而降,端端的在眾人面前飄飄下落。
說來也怪,原本那六翼蜈蚣已經(jīng)在步步逼近,只那少女一落地,它竟轉(zhuǎn)了個彎又不見了。少女見狀拍拍身上的塵土,若無其事的說:“還好趕上了?!彼坪踉捓镉性?。
眾人大驚失色,羅老歪看陳玉樓,陳玉樓看鷓鴣哨,而鷓鴣哨則一臉警惕的盯著這位身份不明的少女。所有人都在暗自腹誹:這可不像是誤打誤撞進來的,單看那條鉆天索就知道這是個行家,再看她身輕如燕,似是有內(nèi)家功夫傍身。既然不是常人,難不成是他們中的誰搬來的救兵?
白衣少女眼看面前烏泱泱的人群直勾勾的盯著自己,又瞟了一眼面前中間玉橋上的剝龍陣。不由得輕笑一聲,說到:“誰人布的剝龍陣?倒是個有見識的。只不過,這剝龍陣對付不了這千年的蜈蚣,白費了此間功夫,還是把那刀刃收回來防身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