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了鎮(zhèn)陵譜背面的浮雕,眾人不禁都有些膽怯――怪不得田豐說獻王墓非天崩不可破,別的都可以想法子,可
這天上宮闕該如何挖掘?
谷中諸人剛經(jīng)歷了一場大戰(zhàn),想起前路不知還有什么妖魔鬼怪,各個都有些灰頭土臉。陳玉樓見此,從袖中掏出他那小折扇,往胸前點了幾下,隨后便喉頭涌動,分明就是要開擺了。
“眾兄弟休驚,古人喪葬之風(fēng)重“藏”,重“隱”,斷沒有將陵寢設(shè)在地上的道理,這陵譜上刻是獻王的明樓,不是墓穴。明樓多為祭祀所用,少有明器,就是真建在天上也無妨。更何況喪葬之術(shù),風(fēng)水之格,墓穴一破,明樓必然也會破?!?/p>
“明樓”是古代帝王陵墓正前裝飾性的高樓,明樓中通常會立帝廟謚石碑,再奢華些的也就無非用些金銀裝飾。非但如此,明樓還往往和陵寢遙相呼應(yīng),一般來說應(yīng)當在陵寢的正上方才符合風(fēng)水。由此可見,即便獻王墓的明樓真的是在明月之上,他的陵寢也一定在遮龍山中。
陳玉樓到底是久經(jīng)江湖的老人了,方才眾人方寸大亂,他卻命花瑪拐將鎮(zhèn)陵譜的正反面都拓了下來――大祭司的鎮(zhèn)陵譜與人皮地圖,以及田豐留下來的白絹陵譜正好一一對應(yīng),甚至還可以查漏補缺。只見他捧著手中剛剛拓印好的鎮(zhèn)陵譜,一雙眼滴溜溜地轉(zhuǎn),片刻之后終于開口。
“明樓和陵墓一定都在祭道上,眼下叁幅陵譜都說山神廟是祭道的開端,因此我等此去必須先找到山神廟,寶翁里,你說你進過山神廟,可空口無憑,我們這么多人的性命都系于你一身,你總得拿些真材實料出來,我們才能放心讓你開路不是?”
恨遠比愛更有力,寶翁里雖然大字不識一籮筐,但他從小就和遮龍山的所有山民一樣,聽著千年前獻王奴役當?shù)厝恕⑸踔辽鷮⑺麄冄吃岬墓适麻L大。他不知道那個“獻王”長什么樣,但他的恨卻清清楚楚。這么多年了,前來盜發(fā)獻王墓的人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可任憑誰也沒有鷓鴣哨封門仙這樣的本事,如果在有生之年能夠親眼看到那個害他族人無數(shù)的獻王被挫骨揚灰,寶翁里覺得附中生出一股不屬于自己的豪氣,那種氣仿佛有實體,一路堵到了他的喉嚨,讓他覺得自己甚至可以置生死于度外。
先前聽寶翁里說他進過山神廟的時候,陳玉樓心里還有些不屑,歸根結(jié)底,寶翁里不過是一個進出蟲谷、并以此為生的向?qū)?,這樣的人自然什么鬼話都會說,逼急了說不定甚至?xí)f自己進過獻王墓。然而寶翁里的形容實在是太細致、太精確、太合理了,最后就連他都不得不信寶翁里真的進過山神廟。
寶翁里說,山神廟在蟲谷的邊緣,正前方有很多倒塌的神像和獸像――這指的應(yīng)該是鎮(zhèn)墓獸。鎮(zhèn)墓獸是古代墓葬中常見的一種怪獸,有獸面、人面、鹿角,是為鎮(zhèn)攝鬼怪、保護死者靈魂不受侵擾而設(shè)置的一種冥器。
《周禮》有載,有一種神獸叫方相氏,有黃金色的四只服,蒙著熊皮,穿紅衣黑褲,乘馬揚戈,能在墓壙內(nèi)以戈擊四角,驅(qū)方良、魍象(方良――既會危害死者的惡魔),民間使用鎮(zhèn)墓獸的習(xí)俗,就是從“方相氏”的傳說演化而來的。鎮(zhèn)墓獸最早見于戰(zhàn)國楚墓,流行于魏晉至隋唐時期,五代以后逐步消失,其造型獨特,構(gòu)思譎詭奇特,形象恐怖怪誕,被寶翁里這樣的普通百姓認為神像并不稀奇。
寶翁里還說,在靠近山神廟的地方,有兩塊光禿禿的巨大山石,其狀如山,周圍寸草不生。對此玉樹宮的諸人深信不疑――吐蕃境內(nèi)有不少寸草不生的荒山,其沙泛紅,其礫干澀,百里之內(nèi)毫無水汽,人畜蹤跡皆滅。蟲谷中雖然水草豐美,可獻王既有奇術(shù)能驅(qū)使巨蟒,活埋人尸,想來讓一山之境寸草不生也不是什么難事。
最后,寶翁里說山神廟前有一大片會隨人而動的仙草,這便是胡謅都謅不出來的了――青囊派對草木了如指掌,自然知道有一種草喚作“跳舞草”,可若非親眼見過,誰敢妄想世間有此奇葩?
跳舞草的本就源自滇境,傳說古時候西雙版納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傣族少女,名叫多依,她天生酷愛舞蹈,且舞技超群,出神入化。她常常在農(nóng)閑之際巡回于各族村寨,為廣大貧苦的老百姓表演舞蹈。身形優(yōu)美、翩翩起舞的她好似林間泉邊飲水嬉戲的金孔雀,又象田野上空自由飛翔的白仙鶴,觀看她跳舞的人都不禁沉醉其間,忘記了煩惱,忘記了憂愁,忘記了痛苦,甚至忘記了自己。
天長日久,多依名聲漸起,聲名遠揚。后來,一個可惡的大土司帶領(lǐng)眾多家丁將多依強搶到他家,并要求多依每天為他跳舞。多依誓死不從,以死相抗,趁看守家丁不注意時逃出來,跳進瀾滄江,自溺而亡。
許多窮苦的老百姓自發(fā)組織起來打撈了多依的尸體,并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。后來,多依的墳上就長出了一種漂亮的小草,每當音樂響起,它便和節(jié)而舞,人們都稱之為“跳舞草”,并視之為多依的化身。另據(jù)傳說,古時候有一傣族少女殉情自殺,死后便化身為跳舞草。所以,一旦遇到多情的小伙子高唱情歌,它就會隨歌起舞。
陳玉樓原本是想試探寶翁里一二,豈料此人所說句句經(jīng)得起考證,倒讓他不得不信了。他本有意就此讓寶翁里開路,前往傳說中的山神廟,豈料寶翁里最后竟語出驚人――
“山中的霧氣是看時辰的,白霧有毒,紅霧無毒。”
獻王狡詐,善用術(shù),若說蟲谷周圍的毒瘴是獻王有意而為之的,幾乎沒人會有任何異議。術(shù)是反自然的,甚至反人性的,因此寶翁里所說的話十分可信――在白霧和紅霧面前,大多數(shù)人會認為白霧是無害的,紅霧是有毒的??山鹪雍投嗡鐓s都栽在了那種白霧上,可見寶翁里所言值得參考。
眾人正在進退兩難之際,不想張門治卻突然開口了――
“小師妹,有件事情,說來有趣?!?/p>
張門治說話一向拐彎抹角,經(jīng)了這些日子,封門仙倒也習(xí)慣了,她讓張門治直言,陳玉樓的耳朵立刻就貼了上來――
“小師妹還記得水道中的那種水彘蜂嗎?原本我們都以為那不過是獻王給那只青鱗巨蟒的吃食不是?可小黑卻對那東西避之不及,看樣子那東西有毒呢?!?/p>
陳玉樓瞬間大徹大悟,方才在他腦中始終差了一環(huán)的故事瞬間就被連了起來――大祭司的鎮(zhèn)陵譜上將那只被鷓鴣哨封門仙一行殺死的巨蟒稱為青龍,說此物極其兇猛殘暴,是遮龍山一帶才有的猛獸,無論如何都無法教化,可獻王是如何將此物困在水道中為他守陵的呢?陳玉樓百思不得其解,此刻聽了張門治的話心中才終于豁然開朗。
原來那種從人俑中生出來的水彘蜂是有毒的,其毒性足以麻痹水道中的巨蟒一段時間,想來青鱗巨蟒在吃飽了水彘蜂后就會中毒昏睡過去。數(shù)千年來,那條巨蟒則一直在清醒和麻痹之間輾轉(zhuǎn)反側(cè),正因如此,才會被困在此地不得逃脫。
在黃連山的時候,丘門星特地問過鷓鴣哨和陳玉樓,盜墓之輩最怕在墓里遇到什么?當時陳玉樓幾乎想都沒想就答了“活物”二字。而后他們在入蟲谷時于水道中遇到了青鱗巨蟒,進了谷中又遇到了殺人血榕。
什么叫一語成讖?這就叫一語成讖!
“在下有一愚見,諸位暫且聽聽,依在下看,這所謂的術(shù),就是以活物為機關(guān),此去獻王墓,我等必須提防。”","chapter_title":"081一語成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