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岳飛……岳元帥,功高震主,擁兵自重,已有不臣之心!”
“陛下日夜憂心,寢食難安!召回之舉,實乃迫不得已,非是老夫一人之愿,更是陛下的圣意??!”
他巧妙地將責任與趙構捆綁,同時點出“功高震主”這個讓帝王忌憚的原因,暗示自己只是皇帝的推到人前的替罪羊。
他繼續(xù)偷偷觀察著孫飛鵬和王苒苒的反應,語速加快:
“兩位壯士神通廣大,想必也是為了這大宋天下著想?”
“若真除了老夫,朝局動蕩,主和派群龍無首,主戰(zhàn)派若趁機裹挾陛下繼續(xù)北伐,一旦引得金國震怒,大軍南下,屆時生靈涂炭,豈不是兩位壯士也不愿看到的局面?”
“老夫雖背負罵名,卻能穩(wěn)住朝堂,與金國周旋,保江南半壁安寧!這這也是老夫的‘不得已’?。 ?/p>
他話語間,將自身的“奸”粉飾成了為國為民的“忍辱負重”。
孫飛鵬聽著秦檜這番“狡辯”,眉頭緊鎖。
他雖然覺得這老賊是在詭辯,但秦檜口中“生靈涂炭”、“陛下圣意”這些大帽子,確實讓他這個高中生感到了一絲棘手。
殺一個奸臣容易,但后續(xù)的連鎖反應呢?他下意識地看向王苒苒,畢竟他真的不懂這些。
而王苒苒也注意到孫飛鵬的目光,心中也是無奈,她也不懂歷史啊!
他們三個人中也就獨狼稍微懂一點,孫飛鵬一個高中生,她也只是網紅罷了,但現在獨狼去了北方。
書房內,燭火跳動,將三人的影子拉得忽長忽短。
殺機并未消散,而變得微妙起來。秦檜的心臟在胸腔里狂跳,冷汗浸透了內衫。
他知道,自己的生死,就在眼前這一男一女,一念之間。
最后。
在王苒苒的提議下,孫飛鵬改為精神控制秦檜,只要秦檜心中膽敢涌現出對他們不良的想法,或者違背他們的任務,就會受到無與倫比的痛苦和折磨,甚至是死亡。
翌日朝會,氣氛詭譎。
往日里,宰相秦檜總是站在百官之首,口若懸河,察言觀色,精準地替龍椅上的趙構說出想說而不便明說的話,是皇帝最得心應手的應聲蟲。
順便趁皇帝開懷時,趁機提出不少建議,讓皇帝交由他負責,讓他可以從中牟取大量的利益。
然而今日,秦檜卻是有一些不對勁。只見他臉色灰敗,眼窩深陷,嘴唇干裂,身形似乎一夜之間又佝僂了幾分,沉默地站在隊列前端,眼神空洞地望著腳下金磚,對周遭一切恍若未聞。
趙構端坐龍椅,眉頭微蹙。
昨夜密議召回岳飛、讓秦檜背鍋之事已有定論,他今日早朝特意頻頻看向秦檜,眼神暗示之意明顯,就等著這位“忠犬”宰相率先發(fā)難,將矛頭指向前線“驕橫”的岳元帥,他再順水推舟下旨。
可秦檜竟像塊木頭,對他的目光視若無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