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來前朝皇室昏庸,董氏助燕洵興起義兵,建立大梁。燕洵登基為當(dāng)今梁帝后,董氏一族原本擁有無上榮華,而董氏家主深諳盛極必衰之理——
在前朝時,董氏一族權(quán)勢過大,族人已經(jīng)逐漸不受家主控制,行事無度,埋下了許多隱患。家主深知董氏內(nèi)部沉疴已久,再如此下去,必有傾覆之患。
于是在開國之初主動交出兵權(quán),并向梁帝諫言削弱世族勢力,并不再讓族中子弟在朝中擔(dān)任要職,梁帝應(yīng)允。
由于當(dāng)今皇后乃是董氏嫡女,梁帝便讓董氏一族以皇親身份繼續(xù)享受榮華富貴,并將皇后的侄女董蘭心嫁予太子燕修云為妃,以表信任。
而這位董長筠,正是董氏家主的二兒子,也是當(dāng)今董皇后的兄長之一。他自幼習(xí)武,上過戰(zhàn)場,數(shù)十年前也曾是令敵人聞風(fēng)喪膽的小將軍。
后來董氏一族退隱,他便回到隴右,時人尊稱一聲“董二爺”。因其霹靂手段,卻常常笑面待人,亦有別號“笑面金剛”。
董氏如今雖無兵權(quán),但畢竟有百年基業(yè),樹大根深,盤踞隴右,就連權(quán)傾朝野的鎮(zhèn)北王也不敢輕易招惹。
是以方才沐兒聽到董長筠的名號后,才會那般忌憚。
董長筠帶祝瀾三人回到府邸,以上賓之禮接待,并命人準備宴席。
等候期間,董長筠命侍從將一物交還給祝瀾——
那正是祝瀾離開京城前,董蘭心托秦雨薇交給她的玉鐲。
董長筠笑呵呵地道:
“心兒既然能將此物交給你,足見信任。你是她的朋友,便是我們董氏一族的朋友。
我們董家在隴右說話還算有些分量,有什么需求,二位姑娘盡管提?!?/p>
后退一步
董長筠都如此說了,祝瀾自然不會客氣,直言希望董長筠派人護送自己三人回到京城。
但她知曉此事對董長筠來說會有一些顧慮,這也是她一開始沒有直接來隴右求助的原因。
“二爺,隴右多崎嶇山路,路途難行。由此處入京會延誤不少時日,屆時鎮(zhèn)北王若在京城附近派人堵截,與董家的人馬只怕少不得要起沖突?!?/p>
董長筠沉吟片刻,緩聲說道:
“我們隴右董氏如今偏安一隅,的確無意招惹鎮(zhèn)北王。但我們不惹事,并不代表怕事。
董氏一族如今乃是外戚,不愿落得個干政的名號。但當(dāng)今太子殿下乃是皇后養(yǎng)子,亦是心兒的夫君,與我們董氏休戚與共。自家人,豈有不幫之理?
此事無需多言,老夫明日便派人護送你們?nèi)刖粽媾c鎮(zhèn)北王的人碰上,也好叫他知道——
爛船尚有三斤鐵,更何況我們隴右董氏數(shù)百年基業(yè),可不是什么任人拿捏的軟柿子?!?/p>
“二爺如此說,在下便放心了?!弊懶Φ?。
董長筠見她似乎還有什么話想說,便道:“都是自己人,姑娘有話但說無妨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