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樊家?就是那個……樊家?”
“不然還有哪個,賣菜的?倒夜香的?”
幾人低聲嗤笑。
緊接著又說,“私生子有啥稀奇的,這些高門大戶有權(quán)有勢有錢,養(yǎng)外室不稀奇,生幾個私生子又有何稀罕?”
最先爆料的人像是憋著笑,“要不說這是樁稀罕事呢?”
這時除了顧喜喜何景蘭,周圍又有無數(shù)雙耳朵悄悄豎起來。
“據(jù)說這私生子的爹不是樊家下面那個子弟的,而是最上頭的……”
倒吸涼氣聲此起彼伏。
有人忍不住加入,“你是說那一位?歲數(shù)得有六十了吧?”
“有錢有權(quán)的人不一樣,補品流水似的吃下去,那精力能跟咱們一樣么?”
意有所指,男人們發(fā)出吃吃的壞笑。
爆料人卻說,“想什么呢,私生子誰說只有剛出生的小娃娃?”
“那家伙是個二十來歲的男?。 ?/p>
“據(jù)說從小就送出了京城,養(yǎng)在外面,誰也不知道為了什么?!?/p>
“而這個私生子天生的壞種,多年來沒少作威作福。”
“最近因為一樁滅門的案子被揭破,官府才發(fā)現(xiàn)他手里的人命可真不少!”
滅門?眾人震驚。
有人聯(lián)想到京兆府此前有一名穿孝服的女子擊鼓鳴冤。
他說出來,即刻引發(fā)了許多共鳴。
大家紛紛猜測,時間能對的上,女子舉狀紙陳情,所言也基本對上了。
恐怕起源就是這出公案。
有人冷笑說,“若此事屬實,民間長大的私生子,還沒混上個官兒做就能如此猖狂,若非鬧到了京兆府,多年來當(dāng)?shù)毓俑膊还?。?/p>
“足可見他背后的靠山份量夠重呀!”
這靠山是誰,不方便指名道姓,但大家心里差不多都有數(shù)。